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农业大国,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金融体系上。因此,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表现为:(1)当前,生产力受到传统体制束缚较深,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通过研究能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通过研究,寄希望扩充未来农村金融服务内容,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不仅在提供资金信贷,而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地域原因,我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诸如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性、正规金融体系失位、农村地区难以引进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力度小等各种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阻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为了具体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并以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为范例,剖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收集实证研究了山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及其贡献效果,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障碍,最后从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成本、加强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民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贷款的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农业存款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互为因果关系,农业贷款余额的增加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农业存款余额的增加会抑制农村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