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选用2种不同的链脲佐菌素,剂量分别为55和65mg/kg,复制SD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成模率和存活率,确定造模的适宜剂量。 2、燕麦β-葡聚糖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观察。正常大鼠80只,按体重随机分出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鼠59只根据血糖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葡聚糖治疗低、中和高剂量组,治疗对照组(拜糖苹组)。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葡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为0.125、0.25和0.5g/kg·bw,每天1次;拜糖苹组每天灌胃2次(8AM,4PM),每次剂量为0.01g/kg·bw;连续30d。于第15、31d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测肝肾功、血脂、SOD、MDA、GSH-Px、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C肽。取肝测肝糖原、SOD、MDA。 3、预防性给予β-葡聚糖对正常大鼠体重、糖耐量,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正常SD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预防组,正常组、实验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预防组每天给予葡聚糖溶液灌胃(0.25g/kg·bw),连续21d。每周末称体重,第22d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随后正常组、预防组灌胃葡萄糖2g/kg·bw,30、60、120min测血糖,做糖耐量试验。第23d,实验对照组、预防组禁食16h后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和葡聚糖溶液(0.25g/kg·bw)灌胃,2h后按55mg/kg剂量,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7d后,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眼眶采血测SOD、MDA。 结果 1、A组(55mg/kg)、B组(65mg/kg)成模率无差异,存活率有差异(P<0.05),A组存活率高于B组。 2、与实验对照组相比,高剂量β-葡聚糖组(第31d)空腹血糖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