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EST-A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选择84例临床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EST-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血府逐瘀汤治疗组4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功能分级、药物治疗种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NSTEMI)分布等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观察1).心绞痛等症状及心电图在治疗前后的改变;2.)西医综合疗效比较;3.)中医证候疗效:胸痛、胸闷、心悸、舌脉象等;4).实验室指标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count)、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5)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1.心绞痛(AP)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绞痛(AP)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5.2%、92.9%,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分别78.6%、76.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治疗一个疗程后,一般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均减轻,甚至有的病人一周后心绞痛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缓解先于心电图的改善。2.西医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效率为78.6%,治疗组更有效提高临床综合疗效(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组间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为5.49±1.31,对照组为4.22±1.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4.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在治疗前WBC计数、CRP、GMP-140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都有下降,但治疗组的指标分别为6.31±0.45、3.21±2.74、17.15±6.98,对照组的指标分别为7.56±1.33、8.12±4.39、24.75±9.49(P<0.05),表明治疗组更能有效改善NEST-ACS的炎症反应。5.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未见病人有不良反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在一个疗程治疗后,一般胸痛、胸闷、心悸、舌脉象等均有明显好转,有的病人一周后心绞痛完全消失,且临床症状缓解先于心电图的改善。治疗前CRP、WBC计数、GMP-140都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都有较明显的下降(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发现两组血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我们认为血府逐瘀汤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增加斑块的稳定性,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维持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减少细胞内酶类的漏出,抗心肌细胞损伤,为侧枝循环的形成争取时间和创造良好环境,对于改善病情和近远期预后,最大程度提高NSTE-ACS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