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方针,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健康。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政策,在农村扶贫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摆脱贫困的主要依托,农村产业扶贫工作进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龙头企业依托的产业扶贫,是产业扶贫的第一阶段,也是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一步,在农村的产业扶贫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本研究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对国内外专家关于扶贫及产业扶贫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贫困和扶贫的相关支撑理论进行阐述。基于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立足农村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贫困户增收情况,具体针对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的扶贫现状以及其关于产业扶贫现行政策进行剖析,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11家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其产业扶贫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截取回归(Tobit)模型对制约其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结论给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出来的结论主要有:(1)目前小渡镇截止2019年依旧有未脱贫人口2305人,贫困户706户,2019年系统登记在册的脱贫户数为614户,其产业扶贫依旧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产业受市场影响大、贫困户部分存在消极心理与资金落实缓慢四个方面的问题。(2)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结果,小渡镇的11家农业企业中有5家达到了效率最优,另外6家企业未达到最佳效率,并且综合技术效率值均低于0.5,说明小渡镇的大型农业企业的产业扶贫发展两极分化严重。(3)在对其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分析后发现企业的流动资金、年营业额与企业的总投资额对企业的产业扶贫效率有显著影响,并且投资总额的影响显著性最高,说明在增加企业自身流动资金和投资额的同时加强自身经营增加企业的年营业额,从而带动企业的产业扶贫效率优化,达到最优效率。而人均收入与从业人员人数对其扶贫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企业应优先增加其投入再考虑内部优化。(4)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说明政府在投资发展当地农业企业带动发展的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增加投入,增强自身的发展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以下五条对策建议:(1)加大发展投资,提升资金利用率。(2)加强监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3)积极鼓励企业和农户创业兴业。(4)重视贫困的主体性地位。(5)加强农村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