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本文的题目所述,本文的重点在“战略性”和“应用上”。“战略性”代表了内控的方向,而“应用”则体现在方法的选择上,所以对“战略”和“内控”的理论的介绍成了本文的切入点;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内控系统;接下来通过对管理学理论范式的演化可以看出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及文化等“软性”因素的重要性;接着综合前文并思考提出了“无控性”目标;最后,着重依据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思索,并提出了三点建议。本文的副标题“基于审计视角和管理视角的结合”表明了研究思路:在企业这个利益共同体里,“无论是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还是监管者,每一个需求在现实中都代表一种视角,鉴于其需求差异或专业领域限制,每一个视角的内部控制只能是围绕自己需求和专业领域的某一特定部分,都不能代表内部控制的全部”。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是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总括起来,内部控制利益相关的博弈方主要由审计机构和经营管理者来主导(审计视角和管理视角),因为内部控制政策制定的结果直接决定双方责任的划分(即利益的划分)。首先从选题上:“战略性”略倾向管理而“应用”则略倾向审计;其次在内容安排上通过内部控制实例将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的“应用”性展示出来,接着通过对管理理论范式的演进的和“战略性应用”的思考而将二者结合在一个点上:“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几乎所有内部控制失败原因都能归入以下两点:(1)内部控制机制有漏洞;(2)存在制度而不执行。“漏洞”属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既使理论很完美的一项制度在实际中也不例外——制度的先天不足(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不执行”属于人的问题,人是有思想且能动的,当制度控制的作用失灵时,可以考虑非制度方式,如行为、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等因素。这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需要将二者统一于某一内部控制长效机制下。本文“审计视角”主要是制度倾向,“管理视角”主要是行为倾向,努力探索将二者结合在一个点上:“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