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译者的地位和角色不断被改写。从最早的原文本主体、读者主体到译者主体,翻译学研究经历了从文本到人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关注。好的译本往往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成功彰显,张振玉的中译本《京华烟云》就是成功译例。华裔作家林语堂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曾一度享誉海内外,译成汉语后也倍受中国读者和译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对其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出发:文化传播价值;语言和语体特征;翻译策略。本文尝试从翻译主体之一的译者出发,探讨张振玉的中文译本赢得中国读者喜爱的原因。小说原文是英文描述中国故事,纵观译本,无论是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叙事方式、语言表达、文化重构还是翻译立足点,处处留下译者主体性的痕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是其作为翻译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同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张振玉的中文译本较以前的译本更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原因,即作为译者,在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共同影响下,其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成功彰显。本文将张振玉中译本《京华烟云》作为个案研究,运用大量实例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从侧面对进一步认识译者的地位、促进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尤其是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评价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