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即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逐渐由个人所有逐渐转变为国家、集体公有。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国家对于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参与者在这一时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以滨县治理黄河为例,由追溯解放后共产党人治理黄河的实践入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治理黄河活动进行历史的考察,探讨那一时期滨县政府的治理黄河的组织办法与策略。这些办法和策略的在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力图从组织者和参与者角度来审视这些决策,探究各自在治理黄河中的作用,以及治理黄河对当地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出历史的经验教训,产生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