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活跃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微观主体,中小板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但相对其他板块而言,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中小板企业多为家族企业改制而来,规模较小、发展尚不健全、融资难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融资难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自2004年5月中国证监会审核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以来,中小企业纷纷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由此带来的中小板超募现象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却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诟病。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中小板企业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因此,对中小板企业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中小板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IPO超募资金产生的询价制度因素、保荐机构因素、发行方因素和政策利好因素,通过公司募集资金资本投资、股权投资、资金使用合规性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和分析募集资金的非效率性使用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业绩下滑、财务风险增加和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等经济后果。同时,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关联并购理论剖析上述募集资金非效率性使用问题的主要原因。鉴于证券市场机制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缓解上述问题的重要作用,本文最后通过改善市场机制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对如何提高企业募集资金投资效率进行简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