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温保存下,“胞内冰”和“胞外冰”是导致细胞组织低温损伤的直接原因。因此,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的抑制和消除对提高低温保存生物的存活率非常必要。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极高的冷却速率或使用高浓度的低温保护剂,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并对生物材料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人们期望能够采用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在相对低的冷却速度下实现生物材料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本文介绍了磁场发生器的设计制作和低频磁场对生物冰晶生长的影响。自制的磁场发生器由振荡器、二阶系统、计数器、译码器、功率电路和亥姆霍兹线圈等部分组成,重点说明了二阶系统的设计制作,及其利用的开关电容技术实现信号的跟踪。 在实验中,选用0.9%浓度的KMnO4溶液作为实验样品,磁场发生装置对样品施加低频旋转磁场;自制的致冷温控设备,可在低温状态下对试样结冰过程的温度进行测量并控制样品温度的下降速度。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磁场和不同的降温速率下,观察溶液结冰过程和冰晶形状与磁场频率和强度以及降温速率的关系,探求最佳的磁场控制参数来使溶液玻璃化。在分析实验现象时,利用介质极化和松弛损耗机理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可能存在影响冰晶生长的旋转磁场频率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