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定量定性研究不同部位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静态平衡功能障碍的特点,并探讨仪器评定参数与Berg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09月至2017年02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女性15名,男性25名。根据脑卒中部位分为三组:皮质下组(20人)、皮质+皮质下组(10人)、和脑干组(10人)。采用Tetrax平衡仪测试各组患者的跌倒指数、总体稳定性、姿势摆动频谱、协调同步性等平衡功能参数,应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并比较各组平衡功能障碍的不同特点。同期纳入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共14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8人。所得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平衡功能参数间差异,并采用秩相关分析评估各参数与Berg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患者跌倒指数及总体平衡稳定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卒中患者在软垫上睁眼、软垫上闭眼、闭眼头右转、闭眼头左转、闭眼头后仰、闭眼低头六种姿势状态下的中高频段摆动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正常睁眼、正常闭眼、软垫上睁眼、软垫上闭眼、闭眼头右转、闭眼头左转、闭眼头后仰、闭眼低头八种姿势状态下,皮质下组和脑干组高频摆动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正常睁眼、正常闭眼、在软垫上睁眼、软垫上闭眼、闭眼头后仰、闭眼低头六种姿势状态下,皮质下组中高频段及高频段摆动强度均高于皮质+皮质下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干组与皮质下及皮质+皮质下组比较,中高频段及高频段摆动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相关性分析表明,仪器评定的姿势摆动频谱中,中高频段与Berg量表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姿势摆动频谱中低中频段与Berg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跌倒指数、总体稳定性及姿势摆动频谱中,中低频段、高频段与Berg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功能较同龄正常人明显下降,本体感觉受损明显。与皮质+皮质下脑卒中患者相比,皮质下及脑干脑卒中患者的中枢性前庭功能损伤更明显。Tetrax仪可定量定性评定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为平衡功能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