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毋庸置疑,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给我国带来铸币税、增加世界经济话语权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旨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各个变量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建议。本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先归纳总结了货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分析货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个环节的影响,然后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标CI,最后利用VAR模型实证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利率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通过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标CI可以发现,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发展迅猛但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厄待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使用。实证方面,本文以2010年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分水岭,利用VAR模型对比该节点前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导致利率传导机制作用被削弱,而汇率传导机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也存在一定阻滞。针对实证结果,我国应该保持国内货币供给量的稳定,完善货币总量的监测和预测体系,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汇率波动长期稳定和短期小幅波动相结合,由原本依赖利率传导渠道向汇率传导渠道转变,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