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损伤是兽医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该病可造成角膜感染、混浊及新生血管,形成瘢痕,使透明度下降,严重者引起角膜溃疡,继而穿孔。若治疗不当,部分疾病还可继发前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本试验使用大鼠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模拟动物角膜损伤的临床特点,联合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地塞米松(DXM)、妥布霉素(TOB)点眼治疗,通过对大鼠角膜缺损、角膜混浊度、新生血管的临床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评价联合用药对角膜损伤的治疗效果,为动物角膜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5只,体重200-250g,将直径4mm的圆形滤纸片用lmol/L NaOH溶液浸湿,置于角膜中央,1min后取走滤纸片,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洗除角膜表面多余液体,制成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将碱烧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五组:A组为碱烧伤组(n=20),B组使用bFGF(n=20), TB组为TOB与bFGF联合用药(n=20),TD组为TOB与DXM联合用药(n=20),TDB组为bFGF、TOB与DXM联合用药(n=20)。A组不予用药;B组点眼治疗,3次/日,1滴/次;TB、TD、TDB组每种药间隔1h点眼1次,3次/日,1滴/次。每组于造模后第1、3、7、14、21和35天用眼压计测量眼内压,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角膜水肿、新生血管及上皮修复的情况并记录评分。分别在造模后第3、7、14和35天采集大鼠角膜,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如下:(1)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可见角膜水肿、混浊,透明度下降,但虹膜纹理可见。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损伤区域的角膜上皮细胞完全缺失,基质层间隙增大,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基质层与内皮层分离。(2)大鼠角膜混浊度比较:用药后第1天,TDB组与其他组相比其混浊度最低,且在第1天和3天时显著低于A组(P<0.01);第7天时,TDB组混浊度极显著低于A组(P<0.01),与TD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时,TDB组均显著低于A、B组(P<0.01)和TB组(P<0.05),但与T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比较:治疗后第1天,各组角膜均无新生血管形成;第3天时,角膜上出现新生血管,TDB组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但与TB组、T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时,TDB组明显少于A组、B组和TB组(P<0.01),但与TD组无显著性差异;第14天时,TDB组也明显少于A组、B组和TB组(P<0.01),但与T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大鼠角膜缺损率比较:治疗后第1天,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时,TDB组角膜缺损率显著低于A组(P<0.01),但与B组、TB组和TD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时,TDB组与其他4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14天,TDB组角膜缺损率显著低于TD组(P<0.01),但与A组、B组和T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5)大鼠眼内压比较:治疗第1天时,TDB组与正常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7天时,TDB组高于正常眼压,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4、21天时,TDB组低于正常眼压,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5天时,TDB组低于正常眼压,呈极显著差异(P<0.01)。(6)大鼠角膜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第3天时,TDB组角膜上皮细胞愈合1-2层,细胞形态基本完整,上皮层和基质层连接处不平整,排列稍许紊乱,但细胞之间紧密相联,未见明显间隙与裂痕,炎性细胞少;A组上皮细胞缺失,基质细胞向缺损部位填补,损伤边缘的角膜上皮层水肿,有大泡状病变,基质层间隙增大,排列紊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第7天时,TDB组角膜上皮细胞愈合2-3层,细胞形态趋向完整,上皮层与基质层连接处相对平整,基质层未见炎性细胞浸润;A组上皮层缺失,炎性细胞分布于胶原纤维间隙,基质层上部出现渗出物。第14天时,TDB组上皮增生为5-6层,但在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和最外层出现空泡样变化,细胞连接不紧密,基质层间隙增大,但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红细胞;A组角膜上皮层愈合不均,基质层间有大量新生血管和成熟红细胞,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第35天时,TDB组角膜上皮的层数变少,上皮层内有空泡样变化,基质层间隙大,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间隙内有炎性细胞浸润;A组角膜上皮己基本愈合,呈4-5层,角膜基质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间隙有新生血管和成熟红细胞。综上所述,bFGF、DXM和TOB联合使用7天可抑制角膜炎性反应,减轻角膜水肿程度,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角膜碱烧伤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