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HP)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CD34+(UCB-CD34+)细胞联合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联合移植与UC-MSCs单纯移植的治疗差异。方法:CoCL2缺氧预处理UC-MSCs。UC-MSC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UCB-CD34+于24孔板中共培养(分组:A1=HP-MSCs+hUCB-CD34-cells+PBMC:A2=hUC-MSC s+hUCB-CD34+cells+PBMC;Control=hUCB-CD34+cells+PBMC),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IL-10和IFN-γ。改良Fujita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MI后四周,采用心肌内注射法,将磷酸盐缓冲液(PBS).hUC-MSCs、hUC-MSCs联合hUCB、CD34+细胞注射到梗死的周边部位(定义为PBS组、hUC、MSCs组和Cotrans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基线、心梗后4周、细胞移植后4周的心功能。cTnI.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在梗死或梗死周边血管新生的情况。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程度。结果:对照组、A1组到A2组,IFN-γ的量逐渐下降((27.00±1.11)pg/ml,(14.20±0.81)pg/ml,(7.22±0.14)pg/ml),但是IL-10的量逐渐增加((31.68±3.08)pg/ml,(61.42±1.08)pg/ml,(85.85±1.80)pg/ml)。这暗示着hUCB-CD34+细胞可以引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而hUC-MSCs和HP-MSCs可以抑制这种反应。但是这种免疫抑制效应被缺氧预处理减弱。细胞移植后4周,联合移植组拥有最少的胶原沉积和最好的心功能。cTnI阳性细胞和CD31阳性管状结构的存在,证明了细胞向心肌细胞和血管方向的分化。且在联合移植组血管密度远远多于hUC-MSCs单纯移植组。结论:hUC-MSCs和HP-MSCs对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是这种免疫抑制效应被缺氧预处理减弱。联合移植可以恢复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减少胶原沉积。且联合移植较单纯hUC-MSCs移植更为有效。这种作用可能源于增加的心肌细胞分化和梗死区域增强的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