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记载鲁隐公至鲁哀公255年之春秋史事,内容详实丰富,故学者以此为解读《春秋》的重要参考。其中所载义例评价之类,多被认为是阐发《春秋》微言奥义的内容,然其矛盾多出且难以周延,这主要在于部分解释传文的义例被误认为是解经语。故此篇研究以分析《左传》义例评价为前提,归纳分析其中解传的内容及方式,以期了解其在《左传》文本中的价值。除绪论外,本文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左传》中存在解传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梳理相关学者关于《左传》解经性质的研究,肯定其在解读《春秋》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照《春秋》记事内容,分析《左传》中解传语出现的合理性,肯定“君子曰”“五十凡例”“礼也”“非礼也”等义例评价中存在解传的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左传》中“君子曰”的解传情况。首先,指出“君子曰”评论是特定社会话语方式的集中体现,在《左传》中包括多种评论方式。其次,通过对“君子曰”评论对象的分析,认为其评论专于小处着眼,对不见于经文的记事、余续事件及细节动作等进行评价解说,具有解传的性质,而内容上则注重对传文所记人物的品藻及事件因果的探究。第三部分论述《左传》中“五十凡例”的解传情况。首先,总结“五十凡例”执简驭繁、以类为别的传释方式及礼例性质。其次,基于对凡例传释对象的分析,笔者以为其不主为经发,对经文所不记事件及《传》义多有阐释,具有明显的解传特色,内容上则关注对传文所记礼制、属辞及赴告书法方面的解说。第四部分讨论《左传》中“礼也”“非礼也”的解传。首先,归纳“礼也”“非礼也”以“礼”为标准的评论方式及特点,认为其以事为鉴,随文而评,难以脱离传文而存在。其次,指出该评论关注具体的行为,对不见于经文记事、传文细节及《传》义等多有评论,是以多为解传语,而且在内容上对传文所记政治举措、礼节仪式、德义行为等都进行了“礼”的规范。结语部分从整体上概述三类解传内容的来源及其价值。认为《左传》中解传语的产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左传》的成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肯定《左传》解传语,尤其是其中阐释《传》义的内容,在《春秋》微辞奥义的阐发方面仍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