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7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也孕育了我国大量医药制造企业的成长,同时也吸引了无数资本的竞相追逐。2010-2017年,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案例数实现了年均35%的复合增长率。尤其是201 5年以来,医药健康产业投资迅速增加,201 5年投资案例数超过600笔,2016年超过800笔,2017年超过900笔。与此次同时,医药企业上市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仅2017年就有16家医药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截止2017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医疗类企业已有270多家。如此频繁的资本活动,也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准确评估医药企业的内在价值。正确评估医药企业的内在价值,这无论是对于医药企业并购重组时的定价,还是对于医药企业上市发行定价以及医药企业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交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价值评估一直是金融界和会计界的研究热点,也不断涌现出各种不同体系的估值理论和估值模型。目前市场普遍使用的传统估值方法总结起来有:成本法(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收益法(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贴现模型、剩余收益模型等)、市场法(PB/PE估值法)等。不同体系的估值方法理论基础也各不相同,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通过深入对比分析各种估值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从而选取了具有理论优势和实际应用优势的剩余收益模型作为估值工具。接下来引入杜邦分析体系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修正,使得模型的预测过程更加具有科学依据,准确性得到大幅提高。并且结合对医药制造行业的分析,判断医药行业的发展周期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医药制造企业进行估值。最后,选取典型的医药制造企业——复星医药作为案例,首先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获取企业公开的财务数据,应用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将估值结果与复星医药的市场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复星医药的市场价格大致围绕剩余收益模型评估的企业价值波动,每当市场价格偏离估值价值较多时,最终都会被市场纠正,使得市场价格向模型评估价值回归。这也验证了进过本文修正后的剩余收益模型估值结果较好地反映出医药制造企业真实的内在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修正后的剩余收益模型为我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一方面为医药制造企业并购重组时的定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进行医药企业股票投资时提供决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