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位于川滇地块、巴颜喀拉地块和华南地块的交接部位,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重要边界。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致使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在隆升背景下川滇块体向南南东移动,导致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具有复杂的构造变形和强烈的地震活动。该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是我国重点地震监视区之一。因此,研究该断裂带的速度结构对于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孕震过程及潜在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布设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西昌台阵和川西台阵共18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垂直分量、2-3年的背景噪声数据,采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这一区域4-20 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分布图像,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其构造意义进行了解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本文结果的横向分辨率有明显改进,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可达到20 km左右,在多数区域可以达到20-40 km。成像结果表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中上地壳的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速度分布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基本一致,不同周期的速度分布图像也大体相似。盐源盆地、西昌盆地和四川盆地西南缘表现为低速异常,反映了这些盆地具有较厚的沉积层。其中,西昌盆地的速度低于盐源盆地,说明西昌盆地的基底埋深深于盐源盆地,这与浅层地质构造对应较好。九龙附近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推断与出露的印支期花岗岩体和变质核杂岩有关。研究区南侧的盐边—德昌—巧家附近也为高速异常,这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岩浆活动有关。在安宁河断裂南段和则木河断裂北段能观测到断裂两侧的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内历史强震大多发生在该带上,其余断裂带两侧的速度差异不明显。贡嘎山附近的中上地壳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其东南侧有一块较小的高速异常体。贡嘎山区的低速异常可能与该地区较丰富的地热资源以及较年轻的晚新生代花岗岩体有关。青藏高原物质东南向运动过程中,受到贡嘎山东侧和西南侧高速体的阻挡,以及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走向的变化,在贡嘎山区形成一个挤压弯曲区段,使得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向水平运动转换为垂直于断裂的挤压作用和垂直隆升,导致了贡嘎山的快速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