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国际银行业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国际活跃银行和操作风险大的银行(比如从事专业化业务的银行)已经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准备更进一步为操作风险配备监管资本。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但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来说,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在借鉴国外领先成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情,构建出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用以阐述操作风险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选题意图,同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安排,以及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概述,首先讨论操作风险的内涵界定问题,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固有的结构特征及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区别的特征,最后,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操作风险的一般成因进行了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先进方法,主要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及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咨询文件。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管理的基本流程都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缓释、风险报告,其核心也都在于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此外,在本章的最后部分着重探讨了一下有关操作风险的度量问题。 第四部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着手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同时分析了当前制约该体系建立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