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们对性别身份的认知取决于他们生存的环境和那些与他们互动的人。没有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儿童通过借鉴社会经验,模仿和学习周围的成人,形成符合自身性别的“个性”和行为,尽管他们可能会随着事件的推移而发展,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童年时期形成的性别角色意识,会长时间甚至一生对个体的性别社会化都有相当稳定的影响。社会性别是相对于性或者自然性别(sex)提出的,认为“男性”和“女性”不完全由生物性别决定,而是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的产物。社会性别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学理论,通过不断的深化发展,如今已广泛地运用在教育学之中。“社会性别”正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我国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将社会性别运用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国际上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科学的社会性别观念对儿童自身的社会化有重要作用,因此,将社会性别视角转向师幼互动行为中具有研究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者采用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与记录了参与者的访谈内容,访谈的主要对象是Y幼儿园大(一)班的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者。另外,研究者主要采用事件取样方法,通过拍照、录像、观察记录表等形式记录了一个月中本班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情况。研究者每天上午7:45进入观察现场,午休停止;下午从幼儿起床,一直持续到本班教师下班为止。在以上事件范围内,对本班师幼互动行为事件进行现场观察、客观记录、科学分析。本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开展的状况,透视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梳理社会性别相关文献,论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界定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并阐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性别分析理论与师幼互动框架的介绍,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GAD)、社会学习理论与符号互动理论;师幼互动框架包括了主体、主题、实现方式三个维度。第三部分是师幼互动的性别观察,主要从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对待幼儿“男女有别”、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待、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性别刻板”三方面展开。第四部分性别视角下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性别分析,主要从特质、角色行为、职业三个维度对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观察;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的性别分析,主要从师幼互动行为中幼儿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得知幼儿既是性别规则的遵从者,又是性别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以资源运用为行为主体的性别分析,表现为——区角活动材料:性别规则的设立;教材、绘本:性别规则的维护;其他媒体:性别规则的传播。第五部分是性别视角下师幼互动行为的成因考察。研究者发现主要的成因一是幼儿园管理的因素,二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因素,三是大众传媒的因素。第六部分是针对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的三点建议,具体表现在:幼儿教师要具备科学的性别教育观念和行为,幼儿园要为性别教育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政府部门要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