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馆史是武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前人对武馆的研究非常薄弱,对区域性武馆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目前尚无专著问世。本文选择了武汉武馆作为城市区域武馆的研究对象,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旨在尝试着填补这一空白,由点及面,为今天武馆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概述了民国时期武汉武馆生存与发展的背景。武汉武馆在楚文化、经济环境、社会形势、文化转型、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以官办武馆为主体,官助民营和民办武馆等多种形态共同发展的态势。第二章论述了武汉武馆的类别及特色。主要有官办武馆、民办武馆和官助民营武馆三大类型,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形成了武汉武馆数量多、规模小,且丰富了武汉武术活动的特色。第三章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汉口精武体育会这一个典型的个案进行剖析。该会在层级结构、权能结构方面表现出独特之处,并形成了义务和权利统一,潜在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威望相结合的实际构成原则;该会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坚持“精武主义”精神,努力提高自身声誉和创办学校等方面。这些活动对武汉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武汉武馆的功能价值。民国时期,武汉武馆主要有健身和技击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这些功能使武馆更具有生命力。第五章论述了武馆的文化调适。武馆的变化其实就是文化调适的结果,表现在武术形式的变更、武术内涵的变化、文化心态与价值取向的调适三个方面。但是这种调适带有不彻底性,并未完全触及封建思想意识。武馆所固有的保守性、宗法性等封建毒瘤长期影响着它的发展,致使武汉武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尴尬和被动的局面,最终走向畸形,走向失败。总结历史,回归现实。笔者对民国时期武汉武馆的探讨,是为了对今天中国武馆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未来武馆的发展,应当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汲取传统武术的精华,研发武术自身文化特色,提升武术文化品牌,走武术产业化道路。同时,我们还应当加快武术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加快武术网络的建设,加强和国际体育的竞争与交流,使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