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区冬季降雪量大,丰富的雪源和起伏的地形为风吹雪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导致新疆的交通运输行业每年冬天都遭受严重的雪灾影响。近年来,随着新疆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者为进一步防治公路雪灾,保障冬季交通运输安全,不断加强了对风吹雪的研究力度,其致灾机理、灾害类型、对道路的影响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等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随着风雪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除了风、雪等自然因素之外,公路本身也是造成风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于此,我们提出了“标本兼治,以本为主”的原则,持续加强对风雪致灾机理的研究,不断完善风雪灾害防治技术,以便最低程度降低风雪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影响。本文借京新高速(G7)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为契机,在对风吹雪形成机理、运动形式、雪害类型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塔城地区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巴里坤县境内G7(省道303)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等两个新疆典型风雪灾害区域道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风速、盛行风向、降雪量等方面的调查,充分分析两条公路区域内风吹雪的致灾机理,并结合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防风雪防治工程及其实践效益,对巴里坤至木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中各专业风雪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项目后期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雪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