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消化道肿瘤中位于第三位的是结直肠癌,它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最易发生在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全球结直肠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在我国目前结直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直接侵袭和转移常为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行为,因此,影响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因素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本实验通过检测CyclinD1、CD15、Her-2和CA19-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从而验证其在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分子上找寻到能准确判断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标志物,进一步证明Her-2阳性的患者可以尝试靶向治疗,这对结直肠癌治疗意义非常重大。方法:收集白山市中心医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随机病例120例,其中结直肠癌病例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0.31岁;腺瘤病例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病例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经化疗和其它药物治疗。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CyclinD1、Her-2、CD15、CA19-9蛋白在正常结直肠组织、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及其对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结果:1. 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癌,腺瘤,正常结直肠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6.7%、20.0%,统计分析数据发现结直肠癌与腺瘤,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结直肠癌与腺瘤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Her-2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CD15蛋白在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结直肠组织和结直肠癌之间、腺瘤和结直肠癌之间的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CA19-9在正常结直肠组织、腺瘤和结直肠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3.3%、86.7%和80.0%,CA19-9在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5. CyclinDl和CD15的共同表达,CD15和CA19-9的共同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离原发灶较远处转移、临床Dukes分期有相关性。6.CA19-9和Her-2共同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Dukes分期均有相关性。结论:1. CyclinDl, Her-2和CD15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2.联合检测CyclinDl和CD15、CD15和CA19-9在癌组织的表达,两组蛋白的共同表达将更有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分析。3. CA19-9单独阳性表达意义不大,对于CA19-9和Her-2共同阳性的结直肠癌病例,可以尝试靶向治疗,从而开拓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