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id Axis,HPT)轴内分泌功能变化,探讨AECOPD中医证型与HPA轴、HPT轴内分泌功能的相关性。2.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HPA轴、HPT轴内分泌功能变化、肺功能分级以及症状评分。探讨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内分泌功能、肺功能分级及症状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归纳分析不同阶段COPD患者中医证型与内分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诊治疾病提供指导,为日后进一步研究COPD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为COPD中医辨证标准化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对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就诊,经肺功能检查确诊为COPD,且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的患者共252例,其中AECOPD患者157例,纳入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95例,纳入稳定期组。另纳入同期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者,经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无心、脑、肺、肾及内分泌系统等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疾病,近3月未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且近2月内无全身感染史,共6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AECOPD组(n=157)及健康对照组(n=60)于入院第二天清晨8点空腹静卧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同时于入院第二天清晨8点始留取24小时尿液,采用均相酶免法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KS)、尿17-酮类固醇(尿17-OHCS)水平。对稳定期组(n=95)于病情稳定,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拟定出院的前一天清晨8点空腹静卧状态下抽取肘静脉测定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并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KS)、尿17-酮类固醇(尿17-OHCS)水平。同时予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pred%,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17版)》拟定的肺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通过CAT评分、mMRC评分对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及综合症状进行评估。AECOPD组及稳定期组患者均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年版)》,结合本院收治住院COPD患者实际情况及临床路径特点进行中医辨证。设计病例观察表记录以上数据并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性别、中医证型、肺功能分级等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结合具体情况,采用R×C列联表χ~2检验、Pearson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非参数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年龄、HPA内分泌指标、HPT内分泌指标、CAT评分、mMRC评分等计量指标,采用?x±s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表示,正态分布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COPD患者的年龄分布呈偏态分布,高龄患者比例较大,71-80岁患者占总例数的58.3%,不同疾病阶段及不同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COPD以男性多发,男性患者比例高达84.7%,不同疾病阶段及不同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2.中医证型分布:本研究对252例COP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表明,急性加重期主要有“痰浊阻肺、痰热壅肺”两个证型,稳定期主要有“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三个证型。其中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所占比例最高(56.7%),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所占比例最高(58.9%),肺气虚证比例最低,仅占稳定期组12.6%。从本研究的结果可知,急性加重期所有证型均见痰凝之象,可见痰凝是本病急性发作的重要病理因素,热证患者少,与本病“以虚为本”的病性吻合。稳定期证型均与“肺”相关,但单纯肺气虚证比例最低,说明本病病程迁延,多累及“脾”、“肾”。肺脾气虚证比例最高,与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相符。3.HPA轴内分泌指标测定结果:(1)测定AECOPD组、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观察对象HPA轴内分泌指标,AECOPD组与稳定期组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与稳定期组之间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ACTH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ECOPD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浆皮质醇浓度、血浆ACTH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稳定期组中肺脾气虚证患者与肺肾气虚证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气虚证与肺肾气虚证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均低于肺气虚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浆ACTH浓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PT轴内分泌指标测定结果:(1)测定AECOPD组、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观察对象HPT轴内分泌指标,健康对照组的TT4浓度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与稳定期组的TT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TSH、TT3、FT3及FT4浓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ECOPD组中痰浊阻肺证患者TT4水平高于痰热壅肺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TSH、TT3、FT3及FT4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稳定期组中不同证型的TSH、TT3、TT4、FT3及FT4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功能分级分布情况:本研究对稳定期组95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肺功能I级患者共7例,占7.37%,肺功能II级患者共36例,占37.89%,肺功能III级患者共26例,占27.37%,肺功能IV级患者共26例,占27.37%。COPD稳定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肺功能分级构成比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症状评分情况:对稳定期组95例患者行mMRC评分评估呼吸困难症状的严重程度,行CAT评分评估综合症状的严重程度。mMRC评分及CAT评分均以高分者居多,mMRC≥2分(呼吸困难症状重)者70例,占稳定期总例数73.7%,CAT≥10分(综合症状重)者77例,占总例数81.1%。稳定期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肾气虚证患者CAT平均分为20.70±7.86分,肺脾气虚证患者CAT平均分为18.20±7.65分,肺气虚证患者CAT平均分为13.67±6.87分,肺脾气虚证与肺肾气虚证患者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气虚证与肺气虚证患者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肾气虚证患者CAT评分高于肺气虚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mM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胀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性特点,本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标实以“痰浊”为重,急性加重期主要有“痰浊阻肺、痰热壅肺”两个证型,稳定期主要有“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三个证型。其中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所占比例最高,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所占比例最高,肺气虚证比例最低。2.COPD患者与健康人相比,HPA轴及HPT轴内分泌功能存在紊乱,主要表现为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下降,TT4水平升高。但在COPD不同疾病阶段,HPA轴、HPT轴内分泌功能水平无明显波动。3.AECOPD的中医证型与HPT轴内分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痰浊阻肺证患者血浆TT4浓度水平高于痰热壅肺证患者。AECOPD中医证型与HPA轴内分泌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型与HPA轴内分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肺脾气虚证和肺肾气虚证患者的皮质醇浓度、尿17-KS水平、尿17-OHCS水平均低于肺气虚证。稳定期中医证型与HPT轴内分泌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5.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与肺功能分级、呼吸困难mMRC评分均无相关性,但与综合症状CAT评分存在相关性,肺肾气虚证患者的CAT评分水平显著高于肺气虚证患者。肺脾气虚证患者与肺气虚证患者CAT评分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