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现句是一种跨语言活跃的句式,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存现句研究范围包括:(ⅰ)句子动词的语义性质:(ⅱ)句子主语的来由:(ⅲ)动词后面名词组的格问题。本文只研究它的一个方面——存现动词的属性。大部分生成语法学者认为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也就是说假设存现句中的谓语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只带一个内论元。而且他们对存现句其他范围的研究也是建立在该假设之上。然而在现实语言中,我们发现存现句中的动词除了词库中原型非宾格动词外,还有一部分在词库中不是非宾格动词而是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因此,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的观点面临极大挑战。一种解决办法是否定或修正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的观点,一种则是合理解释这些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出现。本文采取第二种解决办法,从句法和语义结合的角度来证明存现句中表明看来不是非宾格动词的词而实际上是一种衍生的非宾格动词。潘海华(1996)对存现句中的及物动词提出了词汇派生假设,认为这些及物动词在进入存现结构前都经历了一个词汇规则——施事删除规则。同样,本文认为某些非作格动词在进入存现结构前也经历了一个词汇规则——施事客体化。即像work这类词在词库中为非作格动词,由于动词的“状态化”,在词汇语义层接口处通过施事客体化的词汇规则(把原来的agent变成theme)衍生成了非宾格动词。也就是说非作格为其基本形式,非宾格为派生形式。另外,本文还认为“状态化”是这些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衍生成存现句中非宾格动词的基础,虽词汇规则不一样(前者是通过施事删除规则,后者是通过施事客体化规则),但都发生在词汇语义表达层面上。针对这些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已衍生成存现句中的非宾格动词,本文给出了许多证据。这样,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观点得到了充分证明,存现动词的类型得到了统一,并且有利于存现动词的其他两个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