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所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中央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规律,健全我国的消费品流通体系,扩大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是从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角度,探讨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和问题,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流通和消费相互作用的机理,深入分析现有流通政策对扩大消费的作用效果,提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为我国的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首先,文章对流通体系和扩大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使用微观分析方法证明了流通体系的存在可以促进消费量的扩大;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关系,用代表流通业和消费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协整分析,并运用VEC、SVAR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anel Data模型定量分析流通对农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认为流通和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流通体系的健全可以促进消费的扩大。其次,文章对我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流通体系是否存在长效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我国消费总量、消费率、消费结构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并分别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消费进行分析;从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国内外比较等方面对我国流通的现状进行总体描述;以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为目标,分析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寻找流通体系阻碍消费扩大的症结,探讨消费品流通体系健全和升级的路径。再次,分析了影响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并指出了社区商业体系建设、网络购物体系建设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是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第四,探讨了建设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对消费品流通体系的要求,并构建了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品流通体系的总体框架。然后,依照此框架建立了流通体系促进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指标的近十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模型,得到了的波动上升的综合评价序列值。第五,我国流通体系的新政策实践对扩大消费的作用分析。介绍了我国流通领域的新政策和实践情况,如“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网工程等,总结这些流通工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流通领域的新实践扩大消费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认为新政策明显地扩大了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但需要解决政策落实和执行的一些问题,才能将短期的刺激政策演变成为长效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从消费品流通物流体系、政策体系、信息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业态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如何建立具有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文章从消费品流通体系的视角探索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消费品流通体系健全对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是理论与研究视角创新。1.详细论述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含义,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关系,基于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提出建设我国消费品流通体系的重点领域。2.系统地研究流通体系的新实践对扩大消费的促进作用,探讨在流通领域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3.建立了流通体系促进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的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的集成与创新。1.利用VEC和SVAR模型研究流通业发展水平和消费的关系,在指标和模型选取和方面优于现有研究;2.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基于全国的省际数据研究流通体系发展对扩大消费的作用;3.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消费品流通体系长期发展的因素;4.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流通促进消费的效果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