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古代巴族的典型器物,虎钮錞于被认为是巴族精神的承载物,与其他器物一同构建了古代的巴文化。虎钮錞于的以往研究多置于巴族器物或者錞于类器物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很少进行单独分析。虎钮錞于存在时间上的前后分期,呈现不同的器物特点,先前的研究往往忽略这一现象。虎钮錞于依时间因素可分为前后两期,划分的依据是墓葬出土錞于的特点与拥有鲜明时间标识的图像——五铢钱。虎钮錞于的图像研究主要涉及虎钮錞于上所存在的各类图像。辨识与归类图像,以此为基础对图像的意义进行解读,并寻求图像意义背后的信息,探究其所隐藏的巴族的活动与变迁。虎钮錞于上的图像主要由承盘图像、虎身纹饰图像与虎钮造型图像三部分组成。承盘图像主要可依据制作技艺的差别划分成刻绘图像与铸造图像。虎身纹饰图像有多种,其中以涡纹为主体。虎钮的造型大体有六型,同时这六型可依据虎耳与虎身特征归纳为两类。虎钮錞于的图像内涵蕴藏于各部分图像之中,图像的意义系逐渐累积而成。图像的最初意义是基于类物象形而成的现实写照,记录巴族活动区域的自然状况,巴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呈现古巴族依峡江而居、渔猎为生、以舟为祀、挽发椎髻的众多内容。图像总会在最初的意义上进行累加,类物象形而的图像很自然的会成为其它寓意的承载。虎钮錞于上出现的图案主要是巴族巫、武精神的载体。巫主要体现为虎图像是对祖先崇拜的反映,同时虎图像也起着沟通神人的作用,类似于巫蹻。而船纹图像则可以解读出“灵舟”与“建木”的意义,两者均主要用于巫术中联通天地,以其图像为媒介沟通天地、人神以及生死两界。钱纹这种完全外来的图像出现在虎钮錞于上,说明图像意义已由巴族巫、武精神的承载转为汉代的时代信仰。这种信仰包括对富贵的追求,对祈福祛灾的厌胜以及对升仙彼世的向往。这些意义从钱纹中读出,而在与钱纹伴出的铭文、船纹、鱼纹以及虎形中得以验证。虎钮錞于上的图像也呈现出删繁就简的审美意象,主要表现在自然物象的抽离、造物形体的简练、章法布局的简洁与刻绘技术的简化。虎钮錞于的变迁于錞于的外在造型和意义承载中表现出来。外在造型的变迁勾勒出虎钮錞于的传播演进之路,展现錞于于巴地的本土化进程。意义承载的变迁在虎钮錞于的整体图案构成中呈现:虎钮錞于从古巴国的重器,巫、武精神的承载物转为汉代普通的祈福祛灾之物,本身的独立性逐渐消解。虎钮錞于图像变迁以及因此而来的虎钮錞于的消亡,与青铜冶炼技艺的状况并无多大关系,更多是基于时代精神与族群变迁的因素。巴文化消解,被华夏文化所涵化。古巴族消失,新族群承继而生,新的族群文化于新时期重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