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见因牙周病、龋齿以及外伤等导致牙齿缺失的患者。种植修复是一种可靠的修复缺失牙的方式,充足的牙槽骨量是种植义齿长期存活和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缺牙致使牙槽骨缺乏功能刺激,导致垂直向和水平向出现不同程度骨吸收,在种植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骨移植术。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种骨、异体骨和人工骨等,但是哪一种骨移植材料更具优势,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有实验研究表明: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骨传导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另外,使用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修复颌骨缺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的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次实验通过制备SPF级大鼠颅骨缺损的模型,比较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与牙本质颗粒成骨差异。材料与方法:1.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材料:本实验采用的成品的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人体可以吸收的胶原蛋白添加β-TCP的混合物,经过升温脱水、紫外线照射以及冷冻干燥的处理方法,使两种材料产生交联。2.牙本质颗粒的制备:将临床收集的牙齿清洁后,去除其表面的牙周纤维及牙髓等软组织,用高速涡轮钻去除牙釉质、牙骨质,仅保留牙本质。将牙本质进行研磨,粉碎成直径约为0.2mm大小的颗粒,并进行煮沸及异丙醇脱脂、消毒等处理。3.实验动物分组: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1、A2和B1、B2四组,每组10只大鼠。A1 A2组植入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B1、B2组植入经处理的牙本质颗粒。A1、B1组实验鼠移植后4周处死取材,A2、B2组移植后12周处死取材。4.动物实验:于大鼠颅顶做约10mm的手术切口,全层切开至皮肤、骨膜至颅骨。翻开皮肤骨膜瓣后暴露颅骨,用直径1毫米的球钻穿透颅骨外板制作6-8个骨孔,见板障层渗血,分别将牙本质颗粒和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置于骨缺损区上,严密缝合创口,并涂布红霉素软膏。5.观察指标:大体观察实验动物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炎症反应。取材后观察移植物的体积和质地。在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移植材料的吸收降解情况,以及骨移植区的骨新生的情况。通过组织学测量计算新生骨的生成率,在通过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新骨生成量的差异。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分别于4周和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切开后剥离植入区表面皮肤,所有实验动物皮肤均未见创口的感染、溢脓。4周时A1组植入材料吸收明显,软组织塌陷,触之柔软,活动度明显。B1组外形丰满,未见软组织塌陷,牙本质颗粒少量吸收,其周围为纤维组织包绕,触之柔软,有一定的活动度。12周时,A2组植入材料大部分吸收,仅有少量植入材料残留,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硬度无明显改变。B2组牙本质颗粒吸收变化不大,外形丰满,硬度较4周增加,活动度减少。2.组织学观察:4周时,A1组部分植入材料吸收,剩余β-TCP颗粒被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包绕,其中可见新生的血管以及多核吞噬细胞。颅骨表面未见新骨的形成,无骨小梁结构,未见成熟的骨细胞,B1组有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将牙本质颗粒包裹,可见部分新生的血管以及多核吞噬细胞,牙本质颗粒无明显吸收。牙本质颗粒与颅骨接触处可见少量新骨形成,骨小梁间可见活跃的成骨细胞。12周时,HE染色后镜下观察:A2仅有少量植入材料残余,残余的移植材料被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新生的血管数量有所增加,多核吞噬细胞数量未见明显改变。颅骨近、远端未发现形成的新骨,无骨小梁结构,未见成熟的骨细胞存在。B2牙本质颗粒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减少,牙本质颗粒与颅骨间可见形成的新骨、骨小梁以及活性的骨细胞,但是与4周时比较未见明显差异。3.统计学分析:由于A组植骨区未见新骨的形成,B组牙本质颗粒周围发现新生骨,统计学分析显示A、B俩组间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本研究发现,所选用的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在onlay植骨中未能引导或诱导新骨的形成,与牙本质颗粒相比,β-TCP颗粒吸收速度较快。因此,此种胶原蛋白/磷酸三钙复合骨移植材料不适合应用于onlay骨移植治疗。牙本质颗粒显示出了良好空间维持能力和骨传导能力,在onlay植骨中的应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