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事关社会之安定,国家之安全,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7月,为响应中共中央和四川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联合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的意见》川农委[2012]121。《意见》规定要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登记服务、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方式、搞好培训提升、改进金融服务以及强化检查督促七个方面来引导、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政策分析对川农委[2012]121文件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政策执行过程。基于公共政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结合界面管理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综合运用政策系统分析法、规范性分析法,从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三个方面对川农委[2012]121政策文件进行剖析,分别在政策主体上进行了政策主体职能分析及其相容性分析;在政策内容上,从纵向上分析政策内容的垂直导向性,从横向上分析政策内容的联系;在政策工具上,在政策工具的划分的基础上,对川农委[2012]121政策文件在政策执行过程所使用的政策工具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评价了其使用效果。最后,本文从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三个角度对川农委[2012]121文件进行了政策诊断,认为可以从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因地制宜的走合作与特色产业之路以及优化政策工具的设计与选择等方面改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