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突出,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纷纷涉足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国内这些有关旅游环境学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滞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地环境影响与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 本文以崇明岛中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既成事实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水、植被和土壤状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水环境中的叶绿素a(Chl.a)、总磷(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浊度(NTU)以及Ph值;土壤的容重、含水率和硬度;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多一盖度等级及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来探讨旅游开发利用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1) 园区水体环境较好,所测各单项指标均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其中大门东侧、咏翠湖的COD,天鹅湖、沙滩湖的NH3-N,水杉湖的COD和NH3-N,下游口的NH3-N和P含量低于Ⅰ类水质标准。但不同区域的水质指标仍存在明显变化,活动区(大门东侧、天鹅湖、咏翠湖)NH3-N、P、Chl.a、NTU等指标明显较高,水质相对较差;缓冲区、背景区(沙滩湖、下游口)指标偏低,水质较好,这与两个区域的旅游活动强度较小有关。 (2) 旅游开发利用强度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从空间大尺度区域来看,土壤硬度、容重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活动区>缓冲区>背景区”,三个区域含水率平均值变化不大,都维持在25.00%左右,没有表现出随活动强度变大,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活动区(25.33%)>背景区(25.00%)>缓冲区(24.00%)。小尺度上分析可知,旅游活动强度越大,土壤表层硬度、容重就越大;属于壤土的原野乐园与跑马场含水率随游客践踏增加,土壤变得越紧实,含水率逐渐降低,属于砂壤土的滑草场,含水率随土壤硬度增大而升高。 (3) 从土壤硬度的剖面分布来看,旅游活动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主要在土壤表层(0—8cm),活动区、缓冲区、背景区土壤硬度有明显的差异。8—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