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T/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阻燃改性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是当下最具潜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但高昂的价格和较差的机械性能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黄麻纤维作为随处可见的天然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廉价环保的特点。采用黄麻纤维来增强PBAT得到PBAT/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在保持材料生物可降解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并显著降低其密度及成本。然而,黄麻纤维具有较高的亲水性与吸水率,因而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较差;此外,PBAT与黄麻纤维同属于易燃材料,这导致了其复合材料较差的阻燃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必须先对PBAT/黄麻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后,再投入市场应用。本文首先采用碱处理法(Na OH溶液)与硅烷化处理法(KH-550)针对黄麻纤维进行了预处理,去除了其表面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其他杂质,改善了其与PBAT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通过控制黄麻纤维的长度及含量,探究了其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度较长、含量较高的黄麻纤维与PBAT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增强效果更明显。但黄麻纤维的加入对于PBAT韧性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当复合材料中黄麻纤维的长度为30mm、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此时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5.03MPa,较纯PBAT(11.87MPa)提升了110.9%,弯曲强度也达到了最大值29.03MPa,较纯PBAT(8.09MPa)提升了258.9%,但此时缺口冲击强度也下降了30.7%。分别采用单独添加APP(多磷酸铵)(以黄麻纤维作为碳源)、APP/TCA(三嗪成炭剂)、APP/EG(可膨胀石墨)三种不同膨胀型阻燃体系,在总添加量20phr的情况下,对于PBAT/黄麻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三种阻燃体系对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APP/EG复配体系阻燃效果最为显著,所有配方的UL-94评级都达到了V-1级别以上,当APP/EG比例为1:1时,材料真正达到了“离火自熄”的阻燃效果,其热释放速率与热释放总量比起前两种体系都有所降低,不仅完美解决了熔滴问题,还兼具良好的抑烟功能。
其他文献
碳化硼(B4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小的特点,在防弹装甲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碳化硼共价键含量高、扩散系数低导致其烧结性差且断裂韧性低,这限制了B4C的进一步应用。广大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提升B4C陶瓷的烧结性能同时提升其断裂韧性,其中TiB2由于自身密度低,韧性高,导电性好等优势被用作烧结助剂与B4C复合制备B4C-TiB2复相陶瓷材料,极大改善了B4C陶瓷的力
学位
近十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卓越的光电特性备受研究,其光电转化效率已经攀升至25.5%,并且仍有上升空间。同时,兼备成本低和制备工艺简单的优势使PSCs具有巨大的商用潜力。然而,在实现商用前还有两个亟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是提高器件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探索制膜工艺实现高效的大面积电池组件。除了追求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之外,PSCs的性能还与各功能层密切相关,因此,优化空穴传输层对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其高效率、高性能和无污染等优点,可作为发电站、汽车和其他便携式电源领域的动力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其使用寿命和成本的问题成为了掣肘其良性发展的两个主要的因素,致使该技术还未能实现广泛的商业应用。为此,大量的研究都致力于如何有效降低其制造成本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指出的是,其核心组件质子交换膜在电池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持续的、不可逆的由自由基引起的化
学位
立方碳化硅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得到广泛研究。核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在满足世界未来的能源需求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在核反应堆环境中,等离子体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高能中子和粒子的碰撞和反应对包层材料很容易造成位移损伤和嬗变效应,因此对包层材料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SiC涂层由于其特性包括低中子活化特性、高强度和高温下的断裂韧性、强大的热性能和出色的不透气性使其能够成为未来核发电厂的燃料包层的主
学位
卤化物钙钛矿因其突出的结构可调控性、载流子迁移率、电子结构等性能,在近三年科学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克服了传统氧化物钙钛矿中带隙宽度较大的缺陷,在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卤化物钙钛矿目前主要分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与有机卤化物钙钛矿两种。由于社会对铅基材料毒性的担忧,无机卤化物钙钛矿自2018年起得到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
学位
工业废热是一种数量巨大的低品位能量,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低品位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热电材料与器件是利用材料的Seebeck效应对低品位废热有效的回收利用并转换为有用的电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GeTe基热电材料作为一种高效中温热电材料,其热电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征GeTe化合物一般具有高的热导率和载流子浓度等缺点,热电性能不高,一般通过引入异价掺杂元素
学位
在过去的20年中,富勒烯类有机分子材料在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一度成为不可或缺的受体材料。然而,由于富勒烯类受体通过化学修饰实现电子结构(能级和带隙)的调节在有机合成方法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进而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机制约束下,限制了其和广泛发展的给体材料间的优化匹配利用,研究人员转向开发可替代的非富勒烯小分子电子受体材料,并发展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与富勒烯受体相比,非富
学位
磨损是造成工业生产中零部件失效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以涂层的方式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减轻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除了对涂层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外,对涂层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重视。与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以水为溶剂,在施工过程中不会释放甲醛等有毒气体,绿色环保。高模数硅酸钾涂料便是以水为溶剂,VOC排放量
学位
Cu/Al复合结构是一种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实现轻量化、降低经济成本的方式。但Cu/Al物理性能差异较大,难以获得高质量接头。课题组根据Cu/Al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结合磁脉冲焊接和半固态钎焊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的新方法,用于Cu/Al异种金属管件的无钎剂钎焊。在磁脉冲力的作用下,半固态钎料受到外管的高速碰撞、挤压,内外管壁则受到半固态钎料中固相颗粒的挤压、剪切作用,使基体表面的
学位
压电材料为一类可以实现力与电相互转化的材料,在能量收集、换能器、致动器等元器件领域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由于可穿戴器件对于轻薄、柔韧材料的特殊需求,轻质、柔性的高分子压电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在材料结晶行为以及结构的影响下,高分子压电材料的压电性能通常弱于无机陶瓷类压电材料。因此,在保持高分子压电材料柔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压电性能是智能可穿戴器件用压电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工艺制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