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颗粒化数学模型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相比,具有结构密实,沉降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以及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等优点。但好氧颗粒污泥在培养过程中,絮体污泥始终伴随存在,二者的竞争生长直接关系到颗粒培养的成功与否。本文在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扩散传质作用,同时引入竞争抑制和非竞争抑制,建立好氧颗粒污泥的一维径向生长模型,并以粒数衡算方程为基础建立好氧颗粒污泥解体和沉降数学模型,系统的对活性污泥颗粒化进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粒径的增大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同絮体污泥竞争基质,但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反硝化作用的进行。DO浓度较低时,不利于颗粒污泥对COD的去除,有利于颗粒污泥反硝化作用的进行,高浓度的DO可以促进颗粒污泥对COD的竞争去除,但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的反硝化作用受到很大的抑制。颗粒污泥对Cu2+的抑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Cu2+浓度较小,抑制作用较弱,颗粒的缓冲作用相对作用较大,使得颗粒污泥中COD和NH4+-N的去除量和速率,异养菌XH与自养菌XA的生长的量和速率都分别大于絮体污泥,当Cu2+浓度增大超过10mg/L时,抑制作用加强,颗粒污泥的缓冲作用相对变弱,而絮体污泥由于不存在传质限制,占有一定的生长优势,随着Cu2+浓度的增大,颗粒内部的异养菌受到的抑制增大,N2生成量和速率也越来越小,但始终大于絮体污泥中N2生成量和速率。好氧颗粒污泥对苯酚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利于苯酚降解菌的生长,苯酚浓度的增大有利于苯酚降解菌在颗粒内量的积累但不利于其在污泥内部快速增长。在培养一个周期后,位于颗粒外层的异养菌的量小于颗粒内层异养菌的量,二者有一定的差距,自养菌在颗粒内各处的量都较少,位于颗粒外层的量稍小于颗粒内层的量,苯酚降解菌主要位于离颗粒中心1.2~1.8mm的次外层。当水流速度梯度值G为10s-1时,解体后粒径值主要分布在0.25m~1.75m范围内,当G为25s-1时,解体后粒径值主要分布在0.1mm~1.2mm范围内,当G为75s-1时,解体后粒径值主要分布在0.05mm~0.6mm范围内。速度梯度值越大,颗粒污泥解体强度越大。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的上升加快,污泥浓度过高不易于颗粒污泥的沉降。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
眶内炎性假瘤临床可拟似真性肿瘤 ,以往文献组织病理学分型不统一且较繁锁 ,不易掌握 ,本文分析本院十年来所见 47例手术切除标本全部取材观察 ,根据假瘤主要构成成份的组织
采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以甲基磺酸为淋洗液,建立了检测水体中痕量甲胺和二甲胺的离子色谱法,并分析了淋洗液浓度对被测物分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淋洗液浓度为3mmol/L,流速
文章针对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际情况,就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运用传播学研究成果,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洛玉系列玉米新
目的调研血液灌流协同脉冲型高容量血液滤过运用到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4年2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医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14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57例患
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渐发展促使移动终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是微信、微博、QQ等电子通讯工具的日渐发展使得高校学生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而数据分析决策也成为高校教师研
随着微肥在柑橘上的大量使用,在提高果品的品质和产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微肥中毒现象不时发生,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柑橘微量元素中毒症状及其
对内蒙古农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约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