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且在三大宗教中诞生最早,很早就已经影响了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论是梁漱溟还是熊十力,都将世界文化圈划分为中国、西方和印度三大组成部分,这种划分无疑有一定道理。佛教虽诞生于印度,不可避免会有印度文化的烙印,但同时因其的理智主义特征,与传统的婆罗门文化的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又有所不同,因而与其有着长期的冲突与融合。佛教自西汉末年经西域传入中土,作为一种域外文化,旋即也与中国本土文化(包括儒道两家、神仙方术以及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开始了同样的过程。自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中国佛教文化从发展、兴盛,最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大小二乘几乎所有教派都先后输入中国;经典的翻译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佛脚派别,区别于印土和西域的佛教,在这其中尤以唯识学说的介绍、传播、经典的翻译与研习为最盛。但好景不长,不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佛教都相继衰落,甚至绝迹,其中原因奥妙何在?正是本文要解答的一个问题。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不仅仅是在西方,东方的印度哲学和中华哲学都有相似理论,例如印度宗教哲学中的“阿特曼”,中国文化中几乎随处可见的“天”、“道”等概念。作者经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佛教中的“本体论”有着非常特殊的一面,而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在中印两国先盛后衰。而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陷入深深的危机:部分有识之士先后提出复兴中学以抵抗西学的“入侵”,但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要想抵御西方文化必然要经过现代化洗礼才有可能。在这其中,古老的,早已衰落的唯识学引起了学者们的主意,而唯识学对于“本体论”的特殊解释,以及唯识学本身的思辨性与理性主义倾向,使得其学说具有传统儒学和道家思想中所不具备的优势。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本体论的思想以及中国和印度传统思想中的本体论部分,突出其相同相通之处;其次讨论印度佛教的本体论思想,指出其特殊之处。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干,立足于哲学史的角度阐述唯识学在唐以前和唐以后的传播和流行情况,在其学术的发展脉络中抽出一条主线,即本体论的建立与破斥。最后,讨论的近现代学者有关于唯识学问题的思考与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