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时间观念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消费与科技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占据了主要的话语权,空间被客体化就成了当下整个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缺失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时间”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空间特色形成的重要根源,而在我们当代的园林景观中却不再像传统园林中那般备受重视。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重拾传统园林中的时间观念,从而得出利于中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良性发展的结论。(1)从时间观念的视角来深挖传统园林中的文化特征是本文研究目标,在论文的首章中概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时间观的概念及思想基础,并框定本文中有关传统园林的基本范畴,运用包括古典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等理论。揭示出了传统园林空间中“时空一体”的特征。(2)论文第二章从传统园林中的构成特征这一方面展开,由于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来源于阴阳理论的古典哲学思想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古典园林特时空构成特征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照”机制,让人在动与静,此与彼,虚与实之间体验古典园林中的时空韵律,这种对立统一的意识体验最终把园林空间带入了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3)从古代建筑这种“象天法地”的宇宙同构模式中得出,传统古典园林同样是通过人工的手段“再现”自然时空。在论文的第三章中,就对作为“再现”对传统园林中的特征要素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将自然中的要素符号化,以人工的手段“再现”一个“真实”的自然;另一方面则是古代文人通过造园将个人审美情趣融于其中,从这里来看园林则是古代文人在纷繁中那一方精神世外桃源的“再现”。(4)最后,结语中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深挖传统园林背后的时间内涵同时,对于解决当代中国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出了可能性建议,并且客观的评估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F) 患儿的NPHS1 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回顾分析1 例CNF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及其父母的NPHS1 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男性新生儿,34 周早产,出
股骨头坏死属'骨蚀''骨痹''骨痿'等范畴,以血瘀气虚为主要病机,早期病程进展快,漏诊率高,后期多需手术干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在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