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在典型矿床及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该区金属成矿规律,不仅可以深化对该区金属成矿特征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该区勘查工作部署和并推动找矿勘查进展。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横跨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区域构造演化经历了前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岩浆作用的强烈叠加、改造,形成了极为复杂的构造景象。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寒武纪地块(基底)形成、古生代褶皱增生与板块开合以及中生代板内活动三个阶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与区内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区内已发现的金属矿床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海相沉积型、碱性花岗岩型、岩浆型、云英岩型。其中,斑岩型、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矿床类型。大多数金属矿床形成于250Ma~120Ma,其中的87%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170Ma~120Ma)间。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时代也有所差异,斑岩型矿床形成于从早古生代到晚中生代的各个时代,但近41%的斑岩型矿床集中形成于150Ma~120Ma间;近67%的矽卡岩型矿床形成于150Ma~120Ma间;陆相火山岩型矿床均形成于150Ma~110Ma间。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一般不同,矽卡岩型矿床亦主要分布于中侏罗世以来的隆-拗构造的交接带,陆相火山岩型矿床分布于中生代火山盆地的边部,而斑岩型矿床可形成于各类构造单元内。研究区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床类型受大地构造背景控制;隆-拗构造格局是晚中生代矿床最重要的控制因素,矿床主要分布在隆-拗交接带附近;矿床发育受NE、NW断裂构造系统控制明显,其分布呈北东向成行、北西成列分布的特点;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超浅成-浅成、高位、中酸性、酸性岩脉或小岩株;火山构造或环状构造是控制矿田或矿床的重要构造条件;一些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受某些特定的岩石地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