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胭脂虫培育模式、接种方式、培育环境构筑、采收方式、种虫选育、适生性研究、蔗糖人工助食研究及施肥对寄主仙人掌培育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胭脂虫的高产培育研究,结果如下:(1)在种植培育模式下,加强管理,适时调控生态因子,是实现种植模式下胭脂虫高产培育的关键一环。要实现胭脂虫高产,温湿度需达到:平均世代温度为21.5℃,湿度为56%,浮动范围分别为16.9~24.5℃和45~65%,极端高温不超过38℃、极端低温不低于5℃。连续放养可致仙人掌寄主大量倒伏,而轮放培育可复壮寄主,避免植株倒伏,可实现寄主仙人掌的可持续利用。植株高度控制在100cm之内且茎片级数在四级之内。最佳接种量在40头/株。接种采用纸袋接种法。采收胭脂虫原料可用采虫吸收器,但采收胭脂虫的种虫,需人工采收。通过以上措施,种植模式下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56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40%(以前多世代培育胭脂虫:平均每片茎片为165头雌成虫)。(2)对采摘茎片培育胭脂虫模式研究发现:1.在培育环境构筑方面,采用松针覆土并蓄水增加环境湿度,培育效果较对照较好,该措施既满足胭脂虫培育所需温湿度等环境要求,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是值得推广的。2.蔗糖对胭脂虫有明显助食作用,适当浓度的蔗糖有助于提高胭脂虫的产量。323.0g·L-1浓度的蔗糖辅助培育胭脂虫效果最明显。3.悬挂培育的较佳接种量是介于30~40头/片。通过以上措施,采摘茎片培育模式:单茎片最高产390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188.8头,较传统培育增产35%(以前多世代培育胭脂虫:平均每片茎片为139.3头雌成虫)。(3)通过对胭脂虫的辐射试验,对胭脂虫的辐射剂量、连续三代培育下的子代生物学特征等有了初步了解。由试验结果分析,高剂量辐射胭脂虫造成其子代性比严重失衡,雄虫几乎为0,无法进行有性生殖,导致无法产生后代,高剂量辐射对雄虫的损伤极大。低剂量辐射(特别是500rad)在F1代较对照:各龄级虫口数提高;成虫期雌虫数明显高于对照,雄虫数略高;孵化量、孵化率提高;单株雌成虫鲜重、干重均明显增重;怀卵量大幅增多;雌成虫个体鲜干重、鲜干比、体积无差异。对于500rad辐射的胭脂虫,F2代在有效生殖率、鲜干重和鲜干比方面效果较F1代还好,存在优势显效滞后现象。但连续培育三代后,与对照已无差异。(4)在选取国内南方几个气候类型:北热带气候类型、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北温带立体气候类型,通过比较不同气候类型下胭脂虫的培育情况,得出:南亚热带气候条件最适宜胭脂虫培育,南亚热带地区为最适生区;中亚热带地区为次适生区;北热带地区与南亚热带-北温带立体气候地区为适生区。在中亚热带气候类型中,选取内陆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内陆高原——低山丘陵季风气候类型、沿海丘陵季风气候类型,通过比较中亚热带沿海与内陆不同环境下胭脂虫的培育情况,得出:内陆高原季风气候条件最适宜胭脂虫培育,内陆高原-低山丘陵季风气候较适宜培育胭脂虫,沿海丘陵季风气候适宜培育胭脂虫。我国最适宜胭脂虫培育的区域是南亚热带气候区的内陆高原季风气候区域。(5)通过农家肥作基肥的试验组与不施基肥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明显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养分,有效元素的提高十分明显,其中有效钙提高了11倍;施肥为寄主仙人掌提供更多养分,使其生长更旺盛,提前了仙人掌的茎片萌发时间;施肥培育仙人掌近一年时间,获得的茎片数是原来的11.21倍,未施肥仅获得原来的7.43倍,所以要短期内获得足够多的茎片需要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