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本文试图以主题学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浮士德》,通过对文本中潜藏的原型性母题“灵与肉”的解析,力求彰显文本所具备的独特思想意义和不朽美学价值,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和方式。 二、灵与肉详解 (一)概述 灵与肉作为与人的本质关系最密切的一对范畴,是人类文学永恒的“母题”。 在《浮士德》中,灵与肉母题是统领全剧的一个基本母题。 “灵”的内涵在于浮士德一生的精神需求及其满足。这种精神需求有两种不同表现:其一为对信仰、人生意义等形而上的终极价值的关怀;其二为对知识以及人的社会价值等现实性价值的追求。 “肉”的内涵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浮土德对自身本能和欲望的满足。它在不同层次上也有以下不同表现,其一是在个体层次上表现出的人的生物性;其二是个体原欲在“类”(社会)的层面上的表现。 (二)“灵”之解析 由于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不同的文化特征,“灵”的追求在西方文学史上存在着既泾渭分明又联系密切的两种表现。 寻找精神家园。 这种努力在这里呈现出两个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向:一,在现实的整体性生活体验中探索人生意义;二,在对无限和未知的敬畏里寻找精神寄托。二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2、探索世界奥秘。是人对现世、此岸的生存环境等形而下世界的现实性探索。 (三)“肉”之解析。 “肉”的因素在《浮士德》中呈现出两个层次,其一为人的生物本能在个体层面的表现;其二为人的原欲在社会层面的表达。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二希文明的双重影响。 1、生命的狂欢。 诗剧肯定了生命活力对于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人的情欲的巨大力量,肯定了人之躯体的物质性。《浮士德》中的原欲还鲜明、集中地表现于梅非斯特身 上。 2、出人头地——人之原欲的社会性表现。 原欲和本能的满足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取碍的,所以,原欲就不可避免地 带上了社会性特征。其中最鲜明的体现就是个体对权欲和物欲的追求。这被阿德 勒称为“追求优越”。诗剧中最鲜明的表现是浮士德的政治悲剧。 (四)“生命的金树常青”——“灵”与“肉”的关系研究 1、历史语境。从古希腊直到十八世纪,西方文学史上的“灵”与“肉”多 是分裂、对立的关系。《浮士德》首先肯定了灵与肉的对立统一关系,具有开创 性意义。 二、灵与肉之关系的发展轨迹。在浮士德一生中,灵与肉在三个方面经历了 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即知识生活(包括书斋悲剧)、爱情生活(包括爱情悲剧 和海伦悲剧)、实现自身价值(包括政治悲剧和事业悲剧)。 3、灵与肉之关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特征:其一,灵与肉的二元呈现出动态的、对立统一、彼此促进的关系; 其二,《浮士德》中的灵与肉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探索中,即“生命的金 树才是常青”。 《浮士德》中灵与肉的发展过程就是“个性化”(individuatioul的过程,即 人格的整合过程。这是《浮士德》中灵与肉趋向和谐统一的心理原因。 (五)善耶?恶耶?——“灵”与“肉”的伦理和历史意义评判 两个评判体系及其揭示的意义。 浮士德的实践介入了人类历史的创造,使灵与肉呈现出鲜明的社会伦理色 彩和历史发展意义,进而使我们在灵与肉的二元矛盾中看到了善与恶的存在及其 复杂关系。 《浮士德})中存在着两个价值评判体系:其一为希腊式的历史理性主义, 它认为凡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即为善,反之则为恶;其二为基督式的价值理性主义。 在它看来,凡是促使人伦完美和谐、尊重人的情感的就是善,反之则为恶。在对 “肉”的因素(包括梅非斯特和浮士德的灵魂里的“肉”的因素进行价值的评判 时,两个体系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另外,浮士德对事业的满足也包含着善恶的评判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在 肯定历史理性主义的同时,以价值理性主义作着必要的补充和限制,突出了评判 的全面性、深刻性。 n j 1、人文主义精神新趋向 《浮士德》对善恶的评判表明歌德己经注意到理想的光环掩饰下的工具理 性、人的主体性的恶性膨胀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等新问题,并凭着一名天才作家的 敏锐与良知对人类发出了最初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