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目的就是要建构全球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身份,促进文化交流。目前不少学者和翻译家从事典籍外译研究,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综观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中国典籍英译文本,相当一部分是在依循西方哲学、神学、伦理学的框架、标准、范畴、概念,乃至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内涵进行有条理的,概念性的切割、析解、组装。这样的译文不可能如实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的本来面目、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紧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真实主题和内在规律。因此,该采取何种方式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文化成为了争议最大的问题。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认为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不该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他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存活策略,就是要提倡文化的多样性,消解西方(欧美)中心论及其二元对立,重建“少数族”的主体性并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拒绝将原作按照目标语言文化的规范进行理解,而是主张将各种异质文化混杂在一起,使一种文化的成分传入到另一种文化中去,从而建立一个模糊的“第三空间”,即忠实原作内容,又能奇妙地传递原作的风格和神韵,最终动摇霸权主义,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这对中国典籍英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为依托,通过其混杂和第三空间的颠覆策略,来论证当今译者该采取文化翻译的方式,如实地对外翻译和宣传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汉文化典籍,在话语实践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凸显文化差异,达到东西方互相理解与和平对话,最终使我们辉煌悠久、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被世界所了解并接受,促进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笔者以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英译本为例,从译者的文化身份,文学规范和文化层面三个方面分析,证明文化翻译的可取性。中国典籍英译采取文化翻译的策略能做到形神兼备,忠实源语形象,保持中国文化个性,减少文化亏损,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再现中国文化精髓,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