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率及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的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各国证券市场上都存在着新股发行价格被低估,上市后交易价格元高于发行价,投资者能够通过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来赚取高额回报率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长期存在,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不约而同的将“新股抑价”作为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也长期存在着“新股不败”的现状,新股投资者总可以在一二级市场间获取高额回报。然而在2010年和2011年,我国A股市场虽然有大量新股上市,但却出现了众多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交易价格就跌破了发行价格,投资者因此而遭受损失的情况。这一时期新股破发规模之大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从未出现的。
  面对股票大量破发的情况,投资者急切的希望可以有一种指标或信息能够提前反映出新股上市后表现,避免损失。这时,证券市场上开始盛行这样一种认识:新股发行中签率越高,股票破发的可能性越大。当时一些饱受新股破发之苦的投资者将中签率看成了反映新股上市表现的一个可靠的指标。那么,对于新股发行中签率与新股破发可能性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巧合,还是两者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中签率能否作为判断新股上市后表现的一个可靠依据?同时还能够发现,大多数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新发股票的发行价格都比较高,由此产生疑问:是否新股发行价格越高,其破发的可能性越大?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中签率、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可能性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根据中签率、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和自己对这种说法的思考,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提出中签率、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存在相关关系的可能的原因,并结合可能对新股破发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收集A股市场股票发行的样本,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对中签率、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判断相互间是否存在真实的相关关系。
  中签率是在一定的新股发行制度下才有的指标。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采用的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发行制度是“核准制+累计投标询价制”,前者是审批制度,后者是新股定价制度,发行方式主要包括网上定价发行和网下询价发行。根据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共有两种形式的新股发行中签率,包括:1)网上中签率,主要是在实行新股网上询价、上网定价等方式下存在的中签率;2)网下中签率,即网下有效申购配售比,是在采用网下配售、网下询价方式下产生的中签率。新股是否出现破发用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来衡量,设置新股首日破发为二元变量,分为破发(值为1)和不破发(值为0)。
  对于新股的发行价格,由于每只股票上市所属的行业不一样,且不同行业股票价格的平均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各个股票的发行价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构造一个相对指标来衡量发行价格的高低水平。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是发行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若新股在报证监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并获得核准后发行股数不会变化,则可以通过市盈率构造一个相对指标来衡量发行价格。本文将发行市盈率要达到所在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是每股收益需要增加的倍数作为衡量发行价格的相对指标,每股收益需要增加的倍数越大,说明发行价格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来说更高,而每股收益需要增加的倍数越小,说明发行价格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来说更低。
  根据先前已有文献的分析,新股破发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研究的需要,选择公司规模、经营时间、发行到上市的时间间隔、主承销商声誉、是否有四大会计师审计、上市首日市场收益率、上市前五日市场收益率均值、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股份是否有锁定期等指标作为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控制变量。
  在对中签率、发行价格与新股破发可能性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中签率与新股破发可能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由于用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来衡量新股破发的可能性,即首日收益率越低,破发的可能性越大,首日收益率越高,破发的可能性越小,因此也可以认为中签率与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有文献分析指出;中签率能够体现出投资者对于新股的认可度。新股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度越高,参与申购的投资者越多,中签率也就越低。同时没能成功申购的投资者会进入二级市场购买该股票,使得二级市场上对于新股的需求加大,在新股上市首日会推高交易价格,上市首日收益率也相应会较高。反之,中签率较高体现出投资者的认可度低,投资热情不大,市场对新股的需求低,上市首日的交易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首日收益率也较低。同时认为由于网下申购的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相比于网上申购的主要参与者个人投资者来说更加的理性,因此网下中签率含有的信息更加丰富准确。由此,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1:中签率越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2:网下中签率对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预测能力高于网上中签率。
  合理的股票价格是对股票内在价值的体现,股票价格过高往往是较大程度的偏离了其内在价值。而股票上市交易后,价格会在交易过程中逐渐回归到内在价值附近,因此当股票发行价格过高时,其上市后出现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只股票的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时,可以认为其股票发行价格水平是偏高的,上市后出现破发的可能性较大。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3:新股发行价格水平越高,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性越大。
  接着本文选取我国证券A股市场自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所有股票,剔除不含中签率或中签率缺失的股票为样本,得到1270个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首先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要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每股收益需增加的倍数与新股首日收益率做散点图,观察各变量与上市首日收益率的相关关系,推测各变量与新股破发的关系。之后进对三个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做相关性分析,观察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随后以新股上市首日是否破发为因变量构造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中签率能够反映新股破发的可能性,中签率(包括网上中签率和网下中签率)越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越大;新股发行价格越高,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越大。实证结果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3,但没能验证假设2。根据回归的结果,在现有样本中,网上中签率对于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要大于网下中签率,也就是说网上中签率对新股破发的预测能力更强,这与假设2正好相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当前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是个人投资者,其中中小投资者的比例较高。个人投资者一般只能参与网上申购,同时回拨机制使得网上发行的股数占总发行股数的比例加大,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掌握了大多数的发行流通股份,因此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另外,网下机构配售锁定期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机构投资者申购新股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使得机构投资者出现不理性的申购行为,降低了网下中签率的信息含量,使得网下中签率的对新股破发的预测能力不如网上中签率。
  本文通过对中签率、发行价格水平与新股破发可能性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认为中签率越高,新股首日破发概率越大;发行价格所处水平越高,新股首日破发概率越大。中签率能够反映出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一只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的认可程度。投资者对新股认可度的高低会对新股破发的概率产生影响。在当前市场状况下,网上中签率对新股破发的预测能力比网下中签率强。
  文章最后根据前文的结论和2014年A股发行市场的状况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不断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到证券市场中,将市场中比例最高的投资者由个人投资者转化为机构投资者,提高市场的效率。同时也要通过规定规范、新闻传媒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教育,引导个人投资者由重视短期收益的投机心理和行为逐步转化为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收益的心理和行为。二是要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不可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股票上市,以避免投资者及其资金短时间内聚集在新股发行市场造成的发行定价效率降低和二级市场流动性紧张等局面。
  笔者认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长时间来国内外对于股票发行市场的研究多针对“IPO抑价”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股票破发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现有的股票破发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进而对于中签率、发行价格水平与新股破发可能性进行分析,则可以为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2.本文选取我国新股发行实行询价之后A股的上市数据作为样本,将新股是否破发设置为二元变量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较为少见,构造的衡量发行价格水平的相对指标也是较为新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会议
期刊
期刊
2005年,中石化和中石油私有化为避免股改的高额对价支付完成对旗下7家上市公司的私有化过程,此后8年间,A股市场上再无一例私有化事件发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资本市场上如火如荼的私有化事件,仅就中概股而言,2010-2013年就有55家公司宣布私有化。此次金马集团私有化回购,打破了A股市场上长达8年的沉寂,将投资者和管理层引入了对私有化的大讨论中。在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实行核准制,只有部分资产
学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