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1例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认识,以尽量避免误诊为妇科肿瘤。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误诊为妇科肿瘤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共11例。就其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及预后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为体检或无意中发现盆腔包块,本组中1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确诊为转移癌,未行手术治疗,另10例均行手术治疗。本组11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骨盆内腹膜后,位于脊柱两侧的有2例,位于髂内外动静脉处的肿瘤有2例,1例位于腹主动脉处,8例邻近膀胱、直肠及子宫。腹膜后肿瘤多为单发,仅1例患者腹膜后肿瘤数目为2个,其病理类型为平滑肌瘤,且伴有子宫肌瘤。余均为单发。本组11例患者中,6例为良性肿瘤,4例为恶性肿瘤,1例为交界性肿瘤。其中平滑肌瘤3例,良性神经鞘瘤2例,转移癌2例,畸胎瘤、粘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癌、颗粒细胞瘤各1例。除1例患者因全身转移未行手术外,其它10患者均在连硬麻醉下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均完整切除,无明显转移,无手术死亡。术后失访4例。3例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神经等功能障碍,无复发。1例平滑肌瘤患者于2011年11月因子宫肌瘤复发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例转移癌患者因全身转移而死亡,存活时间约1年。1例颗粒细胞瘤患者,术后5个月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腹膜后肿瘤很少发生,而临床症状又常常不明显,且定位、定性困难,易被误诊为妇科肿瘤。应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细致的查体,完善的辅助检查加以鉴别。超声、CT、MRI对腹膜后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均需提高临床医生及影像学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可降低误诊率。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方法,应尽可能完整切除,以降低术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