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督任平衡针法对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影响,并评价督任平衡针法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临床寻求一种更有效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65例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进行随机化分组,治疗组有33例患者,对照组有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医药物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以针刺任督脉为主、配合局部取穴的平衡针法,对照组采用杨甲三主编《针灸学》中本病取穴。均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疗程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采用Fugl-Meyer量表(腕手)、Barthel指数(ADL)量表、对指试验在4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ugl-Meyer量表(腕手)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腕手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显著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提高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指试验计数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指试验完成个数标准差大于均数,说明数据变异程度很大,本组数据不呈正态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督任脉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在改善手功能程度上,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该针刺方法可以在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