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健康的世纪”,“健康生活”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追求健康、传播健康”是全人类共同追寻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全媒体逻辑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知。而对于健康传播议题之一的医患关系议题,一方面,其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部分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的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传统纸质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上不及新媒体,但其对舆论的引导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本研究选取的三大纸媒——《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健康时报》充分体现了“全国——地方”、“机关报——综合报”、“专业——非专业”的原则。笔者意在通过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媒介角色理论,对三大纸媒有关医患关系报道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在医患关系报道中,我国媒介的报道特征如何以及具体呈现了怎样的角色。研究发现,2009年到2017年间,三大纸媒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特征,在消息来源上,更容易偏向强势的一方,忽视弱势的一方;在报道倾向上,除了大部分是客观中立的报道,其他相对更倾向医方;在报道议题上,实现了从“现象描述”到“理性传达”的转变。在分析媒介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先以角色理论中的角色建构逻辑为依据,建构出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即角色期望),包括:信息传递员、释疑解惑员、舆论引导员以及社会鼓动员四种,再分别从宏观媒介角色和微观媒介角色两个层面来展开分析媒介的实然角色。宏观层面上,三大纸媒信息解释与扩散者、引导反思者、社会动员者这三类角色组成了我国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角色丛。微观层面上,媒体所扮演的医患纠纷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医患相关调查数据的提供者、医患相关政策的解读者/推行者、医患纠纷后的反思者、健康理性观念的引导者、良好医患形象的塑造者、和谐医患价值观的倡导者这七种组成了前面三类宏观角色的派生角色丛。此外,笔者还发现,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除了扮演正面的角色之外,还时常存在角色失范的表现,即可能成为“医患关系刻板印象的制造者”和“医患冲突不良行为的示范者”。基于此,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患关系报道,使其更好的扮演应有的角色很有必要。因此,笔者从“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入手,从政府、媒介、公众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完善我国医患关系报道的可行性路径的建议,如政府要完善体制改革、规范政策法规;媒体要坚持“双路”合并,并形成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的角色意识;公众要培养其媒介素养,及时对不良媒介信息进行“免疫”等。对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角色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结合社会学角色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从实证性研究上全面把握我国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角色扮演情况,为其他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的过程中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希望今后我国的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问题或其他公共性问题时,能以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为原则,扮演好其必要的媒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