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粒藻(又译葡萄藻)是一种富含烃类的群体体型微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一些石油沉积中几乎全部的有机质都是该藻形成的,美其名曰“油藻”。在澳大利亚和苏联都有开发利用天然丛粒藻的例子,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丛粒藻作为一种能源微藻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外学者对丛粒藻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理生化方面,在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主要困难是丛粒藻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因此研究丛粒藻生长的培养条件对加快丛粒藻的生长速率、提高培养生物量和产烃量,十分关键。本文对化学种B的丛粒藻766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摸索,运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培养条件对丛粒藻摇床培养生长速率,生物量和产烃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在500ml三角瓶装摇床培养中,以培养基Chu13×2,20μ/ml的抗生素浓度(青霉素)200mg/L的NaHCO3作为补碳碳源,200mg/L的KNO3作为氮源,200-400mg/L的K2HPO4作为磷源,1 50ml-200ml的装瓶量,20-30%接种量,NaF浓度为0.1mg/L是比较合适丛粒藻766的实验室摇床培养条件。在液体培养的基础上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对分属化学种A和化学种B的丛粒藻357和766进行固定化培养。相对丛粒藻的液体培养,固定化培养延长了两株丛粒藻的指数生长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烃量,生物量略低于液体培养,但产烃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