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扫描电镜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牙本质过敏症为口腔常见疾病,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现有多种脱敏药品庆用于临床,本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临床常用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及抗洗刷能力,为临床选择使用脱敏剂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将42颗新鲜前磨牙根据Mordan等介绍的方法制备成42块敏感牙本质模型,从中随机抽取6块标本作为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组)。剩余36块标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奥威尔组、极固宁组、自酸蚀粘结剂组,每组12块。清洁,酸蚀,分别涂奥威尔脱敏剂、极固宁脱敏剂以及自酸蚀粘结剂。每组随机抽取6块标本静置于生理盐水中24小时后使用软毛牙刷刷洗牙本质模型表面100次,每次50下。各组经过处理后的牙本质小块再随机抽取三块牙本质小块正中劈开。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口封闭情况及测量脱敏剂的渗透深度,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奥威尔、极固宁、自酸蚀粘结剂均有封闭牙本质小管口的作用,其中奥威尔能够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口,并渗入牙本质小管内深达27.34±1.70μm,而且经过刷牙实验后,仍能很好的封闭小管口,封闭深度为27.25±1.33μm,与刷牙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极固宁几乎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口,牙本质小管的管塞深度为25.61士1.62μm。但经过刷牙后牙本质表面封闭的小管口部分重新开放,封闭深度为20.21±2.32μm。刷牙前后牙本质小管封闭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自酸蚀粘结剂能够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但纵剖面树脂突不明显,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深度为10.49士2.15μm,经过刷牙实验后牙本质小管重新开放,无管塞物,仅在小管口周边部位残留少量封闭物。   结论:   1、奥威尔有渗入牙本质小管内达到一定深度,与牙本质小管壁紧密结合,抗洗刷能力最强。   2、极固宁脱敏剂作为临床常用的牙本质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疗效较佳,其抗洗刷能力较弱。   3、自酸蚀粘结剂能达到封闭牙本质小管效果,但其抗洗刷能力最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模拟口腔pH值变化情况,研究不同的pH值和作用时间对热激活镍钛弓丝的细胞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镍钛弓丝提供参考。方法:1、按照配方配制人工唾液,再用100g/L HCL和1
目的:通过检测黔北地区NSCL/P患者核心家系和对照组核心家系MTHFR基因C677T及A1298C位点多态性,了解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相关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