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和车流量的增长,高速公路运营成本逐年加大。在此背景下,分析运营成本构成,研究降低运营成本的可能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成本控制体系对于高速公路健康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的问题。首先,通过搜集四家上市高速公路公司历年年报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数据,采取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的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运营成本的构成情况及比重,阐明了薪酬、通行费用征收、高速公路养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税收、办公、融资等费用是影响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其次,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的实际流程和管理的实际环境,明确了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营业税及附加、在建工程费用及服务区经营、综合开发等属于不可控成本,而征收、养护、薪酬、办公、财务费用五个方面属于可控成本。再次,采用回归分析、衰变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在这五个可控方面降低运营成本的可能性。通过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和自动发卡机来降低征收成本;通过预防性养护、建立养护费用预测模型和市场化养护改革来降低养护成本;通过严格控制员工总数、合理控制薪酬总量、减少加班来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节约用水、用电、用油、取消不必要的差旅、会议及招待来降低办公费用;通过调整贷款结构和增加融资渠道来降低财务费用等等。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调整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压缩臃肿的机构、减少大量的冗员、淘汰过时的技术和落后的设备、降低办公费用、降低财务费用,最终建立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体系。该体系的应用将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改善管理水平,合理控制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率,促进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上市公司年报角度,剔除受法律、税收政策、经营策略等因素影响的不可控成本,明确了可控的高速公路运营成本,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提出了降低成本费用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组织结构、减少人员、岗位管理、预防性养护、市场化养护、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改变贷款结构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内容,最终建立了成本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