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发展规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水资源是城镇建设的基础条件和限制因素,应被视为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面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当前的城镇发展规划未对水资源给予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尚未得到正确的认识,造成某些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其水资源承载力不相适应等水问题,反过来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城镇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面向资源的规划,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城镇各种资源在空间和时序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促进城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对各种资源条件的详尽分析和优化配置应当视为城镇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地区,水资源因稀缺程度提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已成大势所趋。这必将深远地影响到城镇产业结构、城镇商业和城镇生活等方方面面。
本文以2000年共和县水资源利用情况为基础数据,通过对共和县水资源供需及利用系统、供需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所隐含反馈信息的考察,结合共和县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共和县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运算和求解,得出未来20年内共和县水资源的承载人口、工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规模、生态建设规模等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并针对目前和将来用水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共和县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的5种城镇发展模式:节水型城镇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模式、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草原生态建设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最后,论文给出了共和县水资源、共和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共和县水资源承载力、共和县城镇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用水、共和县供需水预测平衡、城镇规划中提高共和县水资源承载力对策等7个方面的相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