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国际法领域里,承认战争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权利,因而“预先性自卫权”(anticipatory self-defense)处于一种合法地位;而在传统国际法实践中,由于“加洛林号”(Carolin)事件不仅确立了行使自卫权的相对性和必要性原则,更主要的是承认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预先性自卫,进一步巩固了预先性自卫权在传统国际法中的地位。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废除了战争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权利。从传统的国际法到1928年的《非战公约》,再到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有关国家战争权规定的演变,可以说是国际法对于国家权利规定的巨大飞跃。作为现行国际法基础的《联合国宪章》,不仅继承了1928年《非战公约》关于“废弃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规定,而且进一步确立了“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不过,作为“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的一项例外--国家自卫权,被保留了下来。预先性自卫权受到了国际法理论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赞成和反对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和较量。在两极对抗的冷战时代,在几次关于预先性自卫权运用的案例中,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院都是持一种模糊的态度。随着冷战的结束,传统的安全困境逐渐被新的国际安全形势所替代,作为全球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国家战略,9·11事件的发生,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最终调整带来契机,“先发制人”战略应运而生。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从表面上看,打着“预先性自卫权”的旗号,之所以打该旗号是因为预先性自卫权在传统的国际法中有着合法的地位,在当代的国际法体系中也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但是实质上,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却跨越了“预先性自卫”,而进入了为传统和当代国际法都不容许的“预防性自卫”(preemptive self-defense),或者说是预防性战争阶段。因此,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并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先发制人,它只是借用了国际法中的先发制人来作为推行其国家战略的合法借口。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一方面是出自于全球“反恐”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国际法未能对“预先性自卫权”给予明确的规定和国际社会对“预先性自卫权”的矛盾态度,来推行其全球战略。但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确实给给国际政治安全、全球秩序以及国际法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烈度加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获得的门槛降低等因素,加深了国家对自身安全的忧虑,以“武力攻击”作为行使国家自卫权的唯一标志已难以满足国家来应付这些新的安全形势,这些因素导致了预先性自卫具有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国际法是不断发展的,作者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应当给予国家预先性自卫的权利。不过,由于在实践过程中,预先自卫权的行使极容易迈入预防性战争,预先性自卫权很容易被滥用,所以我们需要对预先性自卫权的行使在程序上进行规定,建立预先性自卫权行使的合理机制。从预先性自卫权容易被滥用的几个环节出发,作者认为:1、有必要确定一个权威机构来最终判断:威胁是否迫在眉睫?是否符合“预先性自卫”的条件?从当前的国际政治来看,联合国安理会无疑是这一角色最适合的承担者;2、在联合国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可以设定相应的报告程序。当国家欲行使此权利时,必须先行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在得到许可后,方可行使自卫权对潜在的威胁进行自卫。并且,该权利必须在联合国专员监督下实施,以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权利的正确行使。3、确立国家行使“预先性自卫”的举证责任,同时确立证据相关标准。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来看,“清楚而有说服力”标准作为国际法的证据判断标准具有合理性。通过以上制度的规范,从而使得国家自卫权的发展既能满足国际政治现实的发展需要,又不会加剧国际社会的动荡,确保预先性自卫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