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三维流变本构及长期强度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66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区内地裂缝多发育于黄土介质中,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层结构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独特的孕裂基础。研究隐伏地裂缝在近地表的破裂扩展模式,对地裂缝的预测预警和工程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往对地裂缝成因机制和破裂扩展机理的研究大都基于经典弹塑性力学和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均显示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具有反倾特征,这与实际地裂缝剖面结构揭示的倾向一致性不符。这就需要考虑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黄土的蠕变及长期强度等力学特性对地裂缝的破裂扩展模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汾渭盆地地裂缝为研究背景,以西安地区长安地裂缝(fc1)金滹沱探槽东壁的Q3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三维流变本构及长期强度的研究。首先,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揭示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征及其破坏模式,并得到了不同应变量对应的抗剪强度值及其对应的抗剪强度参数。其次,通过三轴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分析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蠕变曲线及应变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特征,并基于统一流变力学模型理论,得到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三维流变本构模型,建立了模型的本构方程,辨识出了模型参数。最后,基于蠕变试验结果,构建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分数-线性”形式的长期强度曲线,获得了相应的长期强度方程,进而得到了长期强度及其强度参数。上述成果为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及其力学机理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为隐伏地裂缝场地灾害的预测预报以及建(构)筑物的合理避让和灾害防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也与国家的战略发展息息相关。所以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勘探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油气勘探
逐格画面拍摄技术在自然和野生动物影片拍摄中被广泛的使用,而逐格摄影设备是拍摄精彩的逐格画面的关键。目前,用于拍摄逐格画面的摄影设备有逐格摄像机和数码相机,使用逐格摄像机配以专门的配件能实现固定逐格画面、直线逐格画面、旋转逐格画面的拍摄,但是拍摄成本高;使用数码相机拍摄逐格画面,拍摄成本低,但是只能实现固定逐格画面的拍摄,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机电产品——数控逐格拍摄系
基于C形臂X光机(简称C形臂)图像的手术导航是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影像增强器型C形臂具有成本低、使用广泛的特点。但影像增强器会使C形臂存在不可避免的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油气勘探的精度和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便我们能更加准确的进行地下油气的勘探
东昆仑地区地处青海省境内的中西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区域包含多条缝合带和诸多地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其中的东昆仑断裂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
铅酸电池在汽车上承担起动和辅助供电作用,是整车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铅酸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是电池内部状态中一个重要参数,在节能环保汽车中,SOC值作
海洋平台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设施,其所处的环境恶劣,经常会受到风、浪、流甚至是冰、地震荷载的联合作用。这种长期性的作用会造成海洋平台的振动,从而会加剧平台的疲劳
在了解食用菌景观设计作用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食用菌网格空间设计、景观组合设计的方法,并介绍了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设计和景观空间的人际距离设计.通过食用菌组合景观和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产装配的自动化已渗透到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和视觉技术随之兴起,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工件的搬运、分拣以及上下料等
大地电磁测深(MT)是通过采用天然交变电磁场来分析研究地质体的电性差异,主要用于地球内部结构、地壳深部探测等方面的一种频率域电磁勘探方法。随着大地电磁技术的不断发展,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