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危机、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带给人类对自己生活生存方式的反思。当今社会发展出现了一股生态化的转向,不仅表现在科学家、知识分子等参与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且,在企业、国家规划、城市发展、经济贸易等社会生产活动中也逐渐显示其影响。究其原因,不外乎下述几个方面。其一是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的催逼,这是生态化潮流出现的外在机制;其二,生态学自身体系的综合性及其合理性,是生态学走向社会各领域并在其中产生指导作用的内在原因;其三是人类文化所特有的创造性和超越性。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不但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也把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推上了时代的舞台。这种文化,是对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及近代科学文化的扬弃,是在现代语境下对传统生态智慧的重新认知,是对科学文化的“生态化”选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并不排斥或取消其他的文化,但它要在多种文化所汇合成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位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生态化潮流的出现表明生态文化已经成形并具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各个层次上来说,都不够成熟,对人类现实行为的规范与引导作用尚有待于加强。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全球化发展、生态学研究状况等等构成了生态文化社会生成的现代语境。这一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多重规定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生态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生成。从实现途径上看,首先要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层次上,系统的构建起生态文化自身体系,发展其成为完整的文化形态。其次,实现社会各文化主体的之间的互动,即生态文化在精英文化、政治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这一过程,不但可以不断充实并扩张生态文化的体系,而且可以优化生态文化的发展语境,使其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