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是发展轨道交通的重要课题。北京市自2007年10月7日起实行了2元一票制的低价策略,这降低了出行者的经济负担,吸引了客流,但与此同时,政府的补贴也在不断增加。为权衡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和盈利性,有必要确定出行者的轨道交通预期票价。如果票价制定高于预期,则说明票价吸引力不大,引导能力不足;但如果过分低于预期,不仅增加的吸引力有限,反倒降低了轨道交通应有的收益,徒增政府负担。并且,现行的单一票制忽视了出行者承受能力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出行者层次,对各层次人群的轨道交通票价预期进行研究,以此为票价制定提供参考。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说,出行者对票价的预期即为参照点。本文将前景理论中的参照点依赖原理引入了轨道交通票价弹性研究中,分析了参照点依赖与轨道交通票价弹性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轨道交通参照价格的特点,并建立引入参照价格的票价弹性模型,给出参照价格的判断依据。本文计算出了北京市出行者在一票制及计程票制不同区段情况下对票价的预期,并给出了相应的票价区间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1)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引入轨道交通票价弹性的分析中,扩展了票价弹性领域的研究视角;(2)现有研究大多是在确定参照点的基础上判断损失厌恶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参照点的异质性,而本文是一种反向应用,由损失厌恶的程度判断群体参照点的位置,并得出轨道交通全体及各层次出行者对票价的预期。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参照点依赖反映了出行者对票价的预期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而轨道交通票价弹性代表着出行者决策的既成事实,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2)损失厌恶导致了票价弹性不对称的现象,弹性不对称程度在群体参照价格波峰处达到最大;(3)轨道交通参照价格是多维参照在价格维度的综合;(4)参照价格具有异质性;(5)大部分出行者在多数情况下的轨道交通参照价格小幅高于现行票价,表明轨道交通存在一定的涨价空间,但空间不大;(6)轨道交通参照价格因出行者常住地、收入层次、乘车路程远近而不同,可区分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制定差别票价,同时北京市轨道交通采取计程票制也是可行的;(7)制定区分收入层次的计程票价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可行的票价调整方向,并且可以针对部分人群适当提高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