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下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近年在全国各地积极试点和大力推广。PPP项目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作为公共供给项目协议双方合作投资,具有合作主体多、生命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在实践过程中,PPP项目很可能存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冲突而带来的利益冲突、预期风险识别能力不够或风险分担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绩效评价对PPP项目难以完全适用,尽管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与PPP项目绩效评价有关政策文件,但大多是从政府部门出发对项目或社会资本方的参与行为进行评价,而未对政府本身的参与行为进行评价,也未考虑社会公众对项目的满意度。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提高项目的执行水平,最终实现PPP项目战略目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对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的PPP项目相关研究情况和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情况,并由此归纳出PPP项目的特征和基础理论,进一步清晰界定PPP项目绩效评价的主体、评价范围以及实施流程。其次,本文试图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并且动态调整的,并且将政府、社会资本方、社会公众等参与者的立场考虑进来,以实现对PPP项目的全面的绩效评价。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结果分析,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已进入运营期的S污水处理厂项目为案例,分析演示了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的运用方法。运用本文建立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结合案例特点进行指标调整,对案例运营期的项目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针对如何加强PPP项目绩效评价能力建设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通过对PPP项目的特点和三大理论基础——公共物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PPP项目的评价主体应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评价范围应从建设期到移交期,实施流程应包含绩效方案制定、数据收集、分析评价和改进等四个阶段,并且证实了平衡计分卡在PPP项目绩效评价中具有适用性。第二,在对传统平衡计分卡改进的基础上,从财务和融资、利益相关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四个维度构建了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分别建立了一级、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并对指标的定义进行详细描述。评价指标定量与定性结合,具有系统性和客观性。第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权重和评价结果计算方法,能有效解决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定量计算问题。第四,S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评价指标能较好反映项目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的实操性。本文的研究完善了PPP项目绩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为PPP项目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一定曾亲身经历或发现这样一种倾向:课堂上老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缺失了“训练”的语文课越来越显“浮躁”,抓实语文课堂训练成了当务之急。其中,尤为缺失的是概括能力需培养、朗读能力需挖掘、感悟能力需引导、语言训练有层次、背诵任务课内清等,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广大教师不能误读新理念,要通过不断学习把新理念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语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也日渐增加,国家和政府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审计绩效理论,提高审计绩效,促进审计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是审计理论研究永不过时的主题。本文基于审计绩效中的审计人员绩效,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有关审计人员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人员绩效评价指标,实证研究影响因素和审计人员绩效间相关关系的文献较少。
我国城轨交通客流量不断增长,原有的城轨交通基础设施有些己不能满足运能及使用上的要求,需进行设施改造。城轨交通高架桥由于结构本身受力及列车间隔时间短,对其改造难度较大,国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旅游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古镇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人们旅游出行多样选择的一部分。“全天候旅游”方式在古镇旅游中日益得到人们青睐,这大大促进
今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合作申报了北京市西城区科委的“可持续发展项目”,5月项目获得立项.项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指导西城区什刹海、白纸坊街道
文章简要介绍某海洋馆维生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在设计过程之中的思路与办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商业银行利润下降、增速放缓,加强对成本开支端的管控日益迫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