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疾病,慢性脑积水是SAH后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柔脑膜(leptomeninges)是蛛网膜、软脑膜及两者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其蛛网膜细胞是特化的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的作用。SAH后脑脊液中的TGF-β1升高,能使柔脑膜的蛛网膜和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颗粒等部位的纤维增生,导致慢性脑积水。核心蛋白聚糖(Deeorin DCN)被认为是TGF-β1的天然拮抗剂,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利用DCN拮抗TGF—β1,减轻柔脑膜的蛛网膜和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颗粒等部位的纤维增生,来预防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此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此做初步探索,研究DCN对SAH后柔脑膜纤维化的干预。方法:首先,我们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生理盐水Ⅰ组(NSⅠ组30只)和模型Ⅰ组(SAHⅠ组30只),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鼠实验性SAH动物模型。分别在第3、6、10、14、21天处死大鼠,在第3天取脑观察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在所有时间点均取脑脊液检测TGF-β1、PICP的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在第21天取脑观察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然后,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Ⅱ组(SAHⅡ组)、生理盐水Ⅱ组(NSⅡ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2、10天分别给予外源性DCN。在第21天检测脑脊液的TGF-β1、PICP浓度和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柔脑膜纤维化的检测方法包括:胶原纤维MASSON染色、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mRN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RT-PCR法检测及其蛋白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1、SAH动物模型的制作:①造模第3天,在大脑半球及脑底的蛛网膜下腔(或脑池)可见散在的小血凝块,切片染色显示在硬脑膜与脑组织之间柔脑膜内可见红细胞,构模成功;②SAHⅠ组脑脊液中的TGF-β1较NSⅠ组明显升高并呈双时相(P<0.01):③SAHⅠ组脑脊液中的PICP浓度逐渐升高,第6天开始显著高于NSⅠ组(P<0.01);④MASSON染色显示SAHⅠ组柔脑膜的灰度值显著低于NSⅠ组、厚度显著高于NSⅠ组(P<0.01);⑤SAHⅠ组的ColⅠmRNA、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SⅠ组(P<0.05);⑥空白组与NSⅠ组间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DCN的干预:①实验组与SAHⅡ组比较:实验组的TGF-β1。稍低但无显著性(P>0.05)、PICP显著降低(P<0.05);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柔脑膜的厚度稍低但无显著性(P>0.05)、灰度值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ColⅠ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CTGFmRNA表达量稍减少但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ColⅠ和CTGF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②实验组与NSⅡ组比较:实验组的TGF—β1、PICP显著增高(P<0.05);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柔脑膜的厚度明显增大、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ColⅠmRNA、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③对照组与NSⅡ组间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SAH发生后出现脑脊液中的TGF-β1升高,并呈双时相;2、SAH发生后的第21天,存在柔脑膜的纤维化;3、SAH发生后,给予DCN可以减轻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